第433章 税署吏干的灭门惨案


 三天后。 

 今科两榜进士的名单早已传遍皇城内外。 

 那些寒窗苦读几十载,不远千里进京赶考的书生们,连续庆祝了三日。 

 今天,是皇上在皇宫内设宴款待新科进士的大日子。 

 按规矩,这些新科进士都算是天子门生。 

 但谁心里都明白,这天子门生的称号,不过是彰显皇上选贤纳才的表象罢了。 

 一旦步入官场,他们的座师、恩师才是真正的靠山和利益纽带。 

 皇上终究是皇上。 

 赐宴定在傍晚天黑前,前后总得耗上2个时辰。 

 皇上要与即将成为臣子的进士们交谈,共饮,还要接受进士们的敬酒。 

 这一套流程下来,没几个时辰搞不定。 

 直至夜深。 

 上元县,太平里。 

 平谷巷,紧邻蛟南码头,这里居民成分复杂。 

 上元县分署的税吏段项明,身着官服,手里提着一只酒壶,眼神迷离,踉踉跄跄走在平谷巷中。 

 腰间的雁翎刀随着他的摇摆,发出叮当作响的声音。 

 段项明本是太平里的人,早年在蛟南码头谋生,后来参军,随南征大将军开国公常升跟太孙南下交趾作战。 

 在大罗城战役中,段项明紧随太孙攻上城墙。 

 他亲手斩敌12人,身上留下5刀2箭的伤痕,最为严重的是右臂肘部骨折。 

 战场上无暇休息,等到战斗结束,他的手肘留下了难以痊愈的后遗症。 

 军队生活已不适合他,提刀挥砍亮瞎手臂就会颤抖,只好随太孙返回应天。 

 凭借手脚灵便,头脑清醒,加上战场杀敌的功绩,段项明成为了大明税署应天府上元县分署的副税使。 

 上元县里,管粮纳税的官差们动作挺快。 

 像段项明这号人物,荷包自然跟着鼓鼓囊囊起来。 

 今儿还在秦淮河南边,和几个兄弟喝了顿小酒。 

 走回家的路上,段项明心里盘算着怎么让城外那些士绅乖乖就范,好把太孙交代的差事办得漂漂亮亮。 

 据说太孙快要大喜了。 

 税署得交出份像样的成绩单当贺礼,让老百姓家里有粮,税署又能收上税,不让那些手脚不干净的从中捞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