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文官的妥协


 这可不是像对付倭国或者征讨交趾,派个几万京军,再加上地方部队就能搞定的事。 

 就在这一会儿,翟善心里已经盘算清楚,要是想靠这次救援雪灾调动京军。 

 不把留在应天的京军军官和士兵大半调出去,根本办不到。 

 那可是又要派出个八九万人马。 

 加上现在还在交趾和倭国的京军,到时候应天城里最多只剩下五六万的京军来保卫京师了。 

 朱允熥轻轻叹了口气,摆了摆手:“都说人能胜天,但人的力量也有极限。长江两岸那么多州县,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卫所帮忙。” 

 “比如安奉府、景隆府就没有卫所驻守,宣州府、武阳府也只是有些千户所,现在大雪连绵,不分白天黑夜,有席卷全国的趋势。” 

 “地方卫所自顾不暇,疏通各地都已经够吃力了。朝廷再抽调他们去接应粮草,地方上的事又让谁来做?” 

 “况且本宫还打算调京军去中都寿州,江西运煤,分送到江南各地。如果没有京军出面,看现在地方上的情况,大家觉得光靠地方上的人能处理好这些吗?” 

 这时,沐英站了起来,铁甲随着他的动作叮当作响。 

 “殿下,如果朝廷要调动京军,臣愿意从京军离城的那天起,就和汤都督、景川侯他们一起,率领兵马驻守应天城头,京军一天不回来,我们就一天不下城楼。” 

 沐英话音刚落,一帮本不应该在这儿的勋贵武将也跟着站了起来:“京军一日不归,我等不会离开城墙半步。” 

 通政使司的大堂里,文官们一片静默,而那些武将们气势汹汹,言辞坚定。 

 朱允熥静静地注视着这些人。 

 保持应天的军力不减,这仅是他们众多借口中的一条罢了。 

 他们更愿意采用文人战略来处理眼前的困难局面,而不是让军方在里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军人就应该上沙场杀敌,这一点从宋代开始就深入人心。 

 若是国事都要依靠军方来处理,那么文臣还有什么颜面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