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雪大路滑,走慢一点


 一番话,既说明了情况,也不忘归功于上。 

 朱允熥微微一笑,正当众人以为已经渡过了难关,准备放松时,他却又突然道: 

 “各位都是大明栋梁,心系国家百姓。今冬雪灾已持续20多日,民间疾苦,诸位了解几分?” 

 “本宫阅史无数,常见百姓困苦,遇此等灾年,往往卖儿鬻女,典房卖地,只为一口活命之食。今年,可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言罢,朱允熥靠向椅背,静静地观察着面前的大臣们。 

 原本稍感轻松的官员们顿时紧张起来。 

 这个话题,太过沉重且不讨喜。 

 种地,是大明多数人一辈子的活计。 

 种地,念书,考科举,做官发财,置地,让人代自己种地。 

 这是那些读圣贤书,走科举路的文官们的生活轨迹。 

 一旦田产丰盈,他们便远离田间劳作,子子孙孙也如此,逐渐形成了一个个的食利阶层。 

 先是小家,再论国家。 

 这道理,人人心里明白,却绝不会公然言说。 

 而大部分人,往往只顾及到“小家”那一步。 

 朱允熥嘴角勾起一抹冷讽。 

 “本宫记得洪武24年冬,浙江那场大雪灾,朝廷随后在浙江尝试摊丁入亩,仅仅一年,浙江的税粮就增了300万担,各种商税也激增百万之多。” 

 “而今,税收年年增长,百姓非但未哭穷,家里反而渐渐有了余粮、新衣和取暖的柴火。” 

 浙江这两年的成绩,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特别是因征讨交趾,扩建昌华港,连带着钱塘港也兴旺数倍。 

 每日吞吐的不仅是交趾的货物,更有两广,云南等数道的丰富商品。 

 连西洋的商人们也纷至沓来,不仅光顾云平码头,钱塘港也是他们的必经之地。 

 此刻,朱允熥重提浙江的旧事,文官们却面色紧绷起来。 

 他们的眼神开始闪烁,显得不那么坦然。 

 皇太孙此时提及往事,无疑是在影射当前。 

 恐怕,接下来要揭露的是国朝的种种积弊了。 

 大殿内,响起轻微的咳嗽声。 

 朱允熥摩挲着白玉扳指,上面已有一道练习弓箭留下的凹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