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叛军三千,我军一千,优势在我(第2页)

 叛军号角齐鸣,封锁东门,不放任何兵马进出。 

 “河南道的叛贼果然明白,时间对他们来说何其紧迫。” 

 朱允熥在重重骑兵的护卫下,凝视着城墙上守军,缓缓前行至阵前。 

 郭文栋轻轻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嘴角勾勒出一抹冷峻笑容。 

 “叛军约3000,我军1000。” 

 “我军足以全灭敌军。” 

 英勇。 

 豪迈。 

 郭文栋语气平稳,没有丝毫波动。 

 以一敌三,誓将敌人尽数消灭。 

 原本领头骑行的朱尚炳,因朱允熥上前,自觉退到了一旁,与郭文栋并肩驾驭战马,护卫朱允熥周全。 

 他望着貌不惊人的郭文栋,心中却莫名涌起敬佩。 

 这位曾在军事学院单挑五人的千户长,此刻在他眼中,竟是如此气势如虹,沉着冷静中透出一种无人能挡的自信。 

 大明男儿,就该这样。 

 朱尚炳的目光从郭文栋身上缓缓移开,静静地转向前列阵于开封城前的那3000叛军。 

 他暗暗加大了握刀的力度,眼神深远而锐利,整个人宛若一柄蓄势待发的利剑。 

 3000叛军横亘在开封东城墙下,马军营的兵士们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迅速变换阵形,形成了雁翎阵布局。 

 这是郭文栋多年训练有素的部队,默契协作,阵形迅速到位。 

 在边疆地区,马军冲锋时极少采用雁翎阵,通常都是一字排开。 

 一方面,边疆马军数量庞大,能够集结上万骑兵如潮水般压向敌方。 

 另一方面,比起草原上的骑术高手,那些前朝残余,明军的个人骑术确实略逊一筹,故而更多依赖于数量优势,精良武器和更紧密的阵型来压制敌人。 

 然而,在中原,在这开封城外面对3000叛军,雁翎阵成了最佳选项。 

 一旦先锋开路,整个阵形就如同离弦之箭,穿透敌阵。 

 “全军听令。” 

 郭文栋手持长枪,斜挎一侧,回首低沉下令。 

 一阵细微却整齐的动作声响遍营地。 

 马缰紧握,部分士兵手持飞天神火龙枪,神机万胜火龙刀,这些都是明军骑兵的火力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