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孔家不能保了,得保自家


 “可话说回来,不管孔府这事儿真假,要是因此就牵连定罪,全天下百姓会怎么看?这圣人往后又该怎么立世?咱们这些受圣人教诲的,又该怎么自处呢?” 

 总算,有人问出了大伙儿的心里话。 

 孔府,那可是中原儒家的脸面。 

 千年圣人家族,文官中的头牌,读书人的领袖。 

 孔府一旦倒了,儒家的路怎么走? 

 理学又该怎么传承? 

 他们在朝为官的,还有家里子侄、门生故旧一大帮,以后又该怎么行事做人? 

 “唉,要真是存心找茬,还怕找不到理由吗?” 

 有人小心翼翼地探了句口风,眼睛扫过在座的人。 

 “国家文化根基不能断,读书人的圈子不能乱。真要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咱们绝对不能坐视不理,那不合情理,也对不起圣贤教导。” 

 “这事儿,难办呐。” 

 桌边响起一道叹息。 

 “话虽如此,但上次圣驾亲临御门问政时,我们以河南道叛乱、冯永逸迟迟未能平定山东道为由,请求圣上施以严惩,启用监军制度,难道反倒是我们的不是了?” 

 这话出自一位兵部郎中之口。 

 之前在奉天殿前的御门问政,他也是进言者之一。 

 这时,翰林院官员接口道:“上次的事,因秦王介入而不了了之,但圣上心中恐怕仍未有定论,对我们怕是有所不满。” 

 “孔府不能就这么完了啊。” 

 忽然,有人猛地拍案而起,目光炯炯地扫视四周。 

 一束束目光随之抬起,聚焦于这人身上。 

 “太孙这是要铲除孔家。不管孔府是否有过,殿下似乎都决心已定,各位,可曾深思过这一点?” 

 咳。 

 桌边响起轻微的咳嗽声,有人掉头望向不远处侍立的茶楼小二。 

 “你先退下,我们有要事商议。” 

 小二哪敢耽搁,连忙咚咚下楼。 

 这时,那人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拱手致歉:“是下官失礼了。” 

 “你尽管说,眼下正是集思广益之时。” 

 “心学这东西,谁搞出来的,大家心里有数吧?翰林院解缙,正是他一手推动的。而今朝廷里,追随心学的有多少人?别说地方上了,就连应天府恐怕都有近一两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