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孤是在通知你们,不是在和你们商量(第2页)

 “大明将广建学堂,教育普及民间,从此以后,再无特权优待。”

 任亨泰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手脚如坠冰窟。

 翟善两眼一翻,尖叫着倒在地上,旁边的茹瑺则呆若木鸡,眼神迷茫,一片空洞。

 郁新跟张襄面露惊骇,无法相信连流言蜚语也有成真的一天。

 午门外,因锦衣卫拘捕而短暂收敛的大臣们,此刻彻底沸腾起来。

 悲鸣声穿透厚重的宫墙,震动了整个应天府,哀声四起。

 “太孙,请您三思啊。”

 “太孙此言,置大明江山于何地?”

 “此举一定,天下必乱,十四道疆土转瞬烽火连天。”

 “朝廷尊崇科举功名,乃国之根本,太孙这般,可是皇上之意?”

 “我等愿以死相谏,此举万万不可。”

 “臣等宁死不从。”

 午门下,大臣们纷纷昂首,呼声震天。

 任亨泰双手颤抖交叠,眼中血丝密布,泪如泉涌。

 “太孙,您这是要天下动荡吗?”

 “太孙,真要让天下文人心寒吗?”

 “我朝建国至今不过28年,皇上初登大位,除旧布新,重振中原正统,安定万民,无奈时下人才稀缺,贤士隐于山野民间。”

 “皇上不惜财帛,重建书院,扶助老幼贫苦,尊贤礼士,经历二十八春秋,朝中官位仍频现空缺。国家培育士子,进士出身即为天子门生,天子广纳贤才于四海。”

 “朝中官二万八,而天下文人何止十万。就算有错,怎能让所有文人背负罪责?臣本才疏学浅,无鸿鹄之志,却也见大明盛世可望。”

 “太孙年少英杰,朝中一时梗阻,时日尚多,可徐徐图之。治理国家如炖小菜,需文火慢工。太孙因一时之事,波及无辜,将来子嗣若承此风,只怕烈火烹油,瞬息间大厦将倾,国基何安?”

 “臣今日死谏,望太孙三思慎行,为江山社稷考虑。”

 谏言落下,任亨泰匍匐于地,用力地磕

着头,声音哽咽。

 朱允熥眼里是前所未有的毅然。

 他看着那些几近疯狂哀号的大臣,“本宫并非在与诸卿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