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官员聚集在洪武门外,请求致仕归田


 朱允熥眉头紧锁,他原计划安抚身边功臣武将,稳固朝纲,借此进一步压制那些士绅名流的嚣张气焰。

 此时却被张苑博这一插曲打乱。

 朱允熥语调沉重,低沉问道:“身为朝臣数年,为官不过几月,竟还如此无视礼仪。说,是什么事,能让我大明官员慌乱至此?”

 张苑博喘着粗气,手捏袖口不停擦拭额头汗水。

 他高声回答:“太孙,应天府内官员皆聚集在洪武门外,请求致仕归田。”

 半个时辰前。

 蛟南码头侧畔的靖水桥上,突然出现几名身着朝服的官员,怀抱笏板与奏折。

 在好奇百姓的注视下,从容自城中方向踏上大桥,径直走向东城区各部司衙门。

 今日官员们个个身着只有在国家重大庆典、新年、冬至等重要时刻才亮相的华丽朝服,头顶梁冠,好不庄重。

 随着首批官员穿过渡中大桥,向东城行进。

 来自应天城四面八方、衣饰各异的同僚们也陆续汇聚桥头,紧跟其后,一同跨越了大桥。

 出人意料的是,这群官员并未选择西长安街直入皇宫。

 而是拐弯沿着嵩永街,一路蜿蜒直至正阳门下。

 应天府除了皇宫禁地,其他地方对百姓都是开放的。

 于是,一些好奇百姓尾随其后,直至嵩永街靠近正阳门的地段。

 让他们惊讶的是,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官员,此刻竟手持笏板、奏折,齐刷刷跪在了洪武门外。

 又一次跪地请愿的戏码?

 看热闹的人群里,私语声四起。

 百姓们望着那些手持文书的官员,心想或许这又是大臣们聚到洪武门前,向皇上递上认错书的一幕。

 在人群前头跪着的,是一位头戴五梁官帽,身系金带配玉的正三品官员。

 他手持笏板和奏折,恭恭敬敬地俯身下拜。

 “微臣蒙受皇上隆恩,为官十几载。然而臣才疏学浅,如同拙鸟占凤巢,多年以来政绩平平,未能为国家社稷添砖加瓦,未给天下苍生带来安宁,更没能报答皇上恩典。今日斗胆,恳请致仕归乡,望皇上恩准。”

 瞬时,整个嵩永街上的围观百姓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