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个个升官,这新政果真如猛虎


 文臣们目光不自觉地投向对面武将们。 

 谁能料到,千年前的军功爵制度,如今竟让满朝文武对新政噤若寒蝉。 

 武将队列最前的徐辉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成了这改革浪潮中,首个因时局变化而被选入文渊阁的功臣。 

 武英殿大学士是何等角色? 

 就像文华殿大学士一样,位高权重。 

 大明是没有丞相的。 

 但今天,却有个能主宰朝政的位置出现了。 

 从此将权倾一方? 

 他摇了摇脑袋,不敢多想。 

 在他看来,武英殿大学士更像是皇上的特别恩赐。 

 在朝堂上,六部尚书依旧是最高官职。 

 一旦失去皇上信任,即便身处文渊阁,也不过一句话就能被逐出。 

 看起来,这是为了维持朝堂权力的平衡。 

 徐辉祖很快理清了头绪。 

 随即,他上前一步,单膝跪地。 

 “微臣,领命谢恩。” 

 魏国公领命了。 

 文官行列首位的石伟毅挑了挑眉,不由侧目瞥向解缙跟任亨泰。 

 解缙似乎察觉到了学生眼神,不动声色地转头,给石伟毅递了个安抚眼神,示意他耐心等待。 

 任亨泰站得笔直,再次进言:“臣请求讨论新政事宜。” 

 文官们无不睁大眼睛,全神贯注。 

 国家酝酿的这一场改革风暴,如同猛虎下山。 

 而改革的总体方向,昨日已向世人宣告。 

 接下来,一项项具体的改革措施将逐一展现于众人眼前。 

 每一次政策变动,都可能牵动天下人的心弦。 

 朱允熥轻轻转身,目光斜向朱标。 

 “关于新政策的各项事务,就交给文渊阁根据圣上的意旨,讨论并拟定细则,呈报上来。” 

 “太孙之言,正合孤意。” 

 长久沉默的朱标,淡淡道。 

 一旁刘建安见此情景,立即上前宣布:“众臣退朝。” 

 今日宫廷目的,就是要对新政明确立场,定基调,并安排妥当文渊阁的人事布局。 

 新政策诸多细节,并非一次早朝就能全部敲定。 

 殿内百官心知肚明,见太子跟太孙已示意散朝,即便心中还有万千思绪,也只能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