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大明的百姓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多赚钱(第3页)

 这种说法虽未见诸书籍,但他心里清楚,这话说得没错。 

 近年来,随着倭国金银源源不断运回应天。 

 城中物价已悄然攀升,幸亏有朝廷调控,才没显得过于突兀。 

 但变化,确确实实在发生。 

 经济学博大精深,朱允熥并不认为自己无所不知。 

 他话锋一转:“此乃长久之计,大明不能光修路筑堤,更要招纳百姓务工赚钱,家家户户富裕起来。而眼前当务之急,是要让朝野内外都相信新政是对的。” 

 “恢复秦法军功爵的旨意早已下达,无论京师禁军还是地方卫所兵士,正如尚炳所说,眼下个个摩拳擦掌,渴望战斗。” 

 “朝廷须让世人知晓,朝廷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真有建不朽之功者,封王亦不为过。大明要向国人展示信用,封王,绝不食言。” 

 朱高炽眼神闪烁,压低声音:“所以,全方位攻略倭国,无论怎么看,都是为了稳固朝纲。” 

 朱允熥用力颔首。 

 “此战,不得不打。” 

 “不征服倭国,誓不收兵。” 

 洪武28年的上半年,漫长得令人忐忑不安。 

 而下半年,却又感觉时间飞逝。 

 刚入七月,太孙府内已是一片紧张。 

 在这紧张氛围下,隐藏着按捺不住的喜悦。 

 太孙妃与太孙侧妃,皆临近分娩。 

 太孙府周边,多出了一批整日无所事事的青年。 

 大明正统血脉即将诞生,这不仅让朝廷上下紧绷神经,皇宫内院亦是如此。 

 宫中,新政似乎正逐步走上正轨。 

 皇上在推行新政上展现出的坚定立场,从批准数几百名京师官员辞官开始,清晰无误地向世人宣告他的决心不可动摇。 

 地方士绅名流,以及众多尚未明确表态的地方官,面对因恢复秦法军功爵制而变得渴望战斗立功的卫所士兵,心中纵有万般不满,也不敢表露分毫。 

 生怕一不小心,自己脑袋就成为了他人晋升之路上的垫脚石。 

 新政在经历了皇权与官权激烈交锋的初期后,意外地过渡到了一个相对平和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