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太孙,小的是东征大军步兵前营百户长柴昊强(第3页)

 “回禀太孙,约1个月前,东征大军乘战舰

抵达倭国道道近海,接到大将军指令,舰队分成三路,准备一举奠定倭国道的稳定局面。” 

 “一路前往京都城,一路直指新木家的核心地带,还有一路则介入三方混战的焦灼地带。当日,大将军亲自上阵,指挥兵马攻打秋吉家族城池。” 

 “恰逢新木家族大军赶到,秋吉家族军队前线倒戈,敌军从四面八方涌来,形成合围之势,兵力数倍于我军,意欲将我军全歼。” 

 …… 

 嘶。 

 士兵平静地分享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而内阁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倒吸冷气的声音。 

 众所周知,大明驻扎在倭国的镇倭军不过2万之众,还需分散防守石见银矿与金银岛两地,近来又有几千兵马被派遣至南朝京师支援。 

 这样一来,真正能投入前线作战的兵力,也就勉强过万。 

 倭国虽是弹丸小国,但要形成对明军的包围之势,怎么说也得动员个五六万的军队吧。 

 士兵将书面捷报转化成了口头的语言,一一讲述。 

 内阁官员们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一幅惨烈的战场画面。 

 夕阳余晖中,万人明军被压缩在狭窄的战场上,四周则是如潮水般涌来的倭国军,数量之众,难以计数。 

 那场战斗,注定是悲壮的。 

 即使明军战斗力冠绝群雄,在异国他乡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其伤亡也必定极为惨重。 

 内阁内,气氛变得凝重而哀伤。 

 东征士兵不由蹙眉,心中疑惑这些朝廷重臣怎么突然间个个神情严峻。 

 莫非他们认为这次胜利得不够快速? 

 朱允熥的目光淡淡扫过那位士兵:“你叫什么?” 

 他多少能理解文武百官此刻的反应,也能猜到这位归来的士兵心中所思。 

 柴昊强面色一紧,连忙拱手低声回答:“回太孙,小的是东征大军步兵前营第三……的百户长,柴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