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这,是不是杀的太狠了(第2页)
“魏国公,你这话里话外,到底何意?”
徐辉祖斜睨了一眼任亨泰,“还望任阁老明白,大军在外,危机四伏,步步维艰。这次朝廷决定征讨倭国道,规划将其分划几道,纳入朝廷直接管辖。”
“那首要的就是确保东征部队战斗力不减,军心稳固。朝廷想要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倭国道,还是一个能让中原百姓安心迁居,朝廷能派官管理的倭国道?”
解缙眼梢一斜,瞥见任亨泰正欲启齿,便急匆匆插话:“朝廷无疑要一个安稳的倭国道。”
徐辉祖鼻腔里哼出几声,面对朱允熥行了个礼。
“太孙,如若朝廷期盼倭国道的安定,便该信赖前线浴血的士兵,信赖率军东征的将领。国家花费巨资养兵备战,封侯拜爵,我大明军旅绝不会是召之不来、挥之即去的散沙。”
“朝堂之上,也不该容忍有如秦桧般离间君臣、涣散人心的言论。”
“魏国公。”
任亨泰眼神一凛,怒意微露,犀利目光紧锁徐辉祖,“我朝绝无秦桧之辈。更不容许前宋的悲剧再现。身为大明公爵,魏国公理应慎言。”
朱允熥轻轻抬手,朝任亨泰微微按压,“朝廷未曾因言论而定罪的先例。魏国公之言,可视作对朝堂的警醒,提醒我们切莫重蹈秦桧的覆辙。”
任亨泰内心虽感无奈,但仍侧身行礼道:“微臣明白。”
徐辉祖面色不变,“东征大军意在援救秋吉家族及倭国天皇,此举彰显仁义;救援未果,实属无奈,并无不妥。军中无过。京都之内贼寇横行,裹挟百姓叛乱,依据大明律例,当严惩不贷。”
“更何况,为了保障大军稳定,面对眼皮底下的叛乱,使用武力平息动乱,乃是情理之中。将百姓迁至城外,远离战争之苦。”
“今后,倭国道纳入版图,百姓成为我朝子民,安排迁徙至琼州府,合情合理,无懈可击。臣恳请太孙恩准,授予东征大军处理倭国道军事事宜的自主权。”
“至于朝廷颜面与秩序,可派遣都察院官员前往,设立巡察职位,监督战后倭国道的军纪整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