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老朱的决定,钟山功勋陵

 朱元璋颔首,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微微闭眼,低声说。 

 “得跟汤醴把道理讲清楚。” 

 随后,他就像累极了一样,仿佛睡着了。 

 朱标的目光闪烁了几下。 

 很明显,父亲已经打定主意,必须遵循嫡长子继承爵位的传统。 

 汤醴虽然在大都督府任职,手握五军都督府兵权,但他是信国公府的庶出。 

 要跟汤醴讲何道理? 

 当然是嫡出与庶出之分。 

 信国公爵位终究是要传给汤家那些正室所出的儿子或孙子,汤醴无缘。 

 朱标认为这事有点难办。 

 汤家大哥汤鼎去得早,洪武23年收复云南后,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因病去世,余下一个儿子汤成。 

 但这汤成身体一向虚弱,一直在凤阳城信国公府里调养。 

 莫非朝廷要在短时间内两次办理信国公一脉的爵位继承? 

 这样一来,汤家老二就成了最佳人选。 

 汤家老二汤軏,现在担任太原中护卫镇抚,膝下还有四个儿子。 

 不管怎么说,这信国公的爵位落在汤軏身上,能确保爵位传承秩序,不会中断。 

 朱元璋眉头紧锁,小憩难安。 

 朱标的心思,则缠绕在大明公爵继承的烦忧上。 

 一炷香后。 

 朱允熥一行人,已换上了整洁衣物,步入寝宫。 

 同行的汤燮,虽也更衣,面上悲色却不曾褪去。 

 他们的步伐轻得几乎无声。 

 然而,朱元璋还是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望向那与汤和神似的汤燮,微微颔首:“你确有汤公之风骨。” 

 汤燮脸色微动,弯腰行礼:“皇上夸赞,微臣……” 

 “不必多言。” 

 朱元璋摆摆手,转而问道:“信国公临终之际,可有什么遗言留下?” 

 汤燮拱手,精神一振:“回皇上,家父临终前,挣扎起身,说要取甲执刀。” 

 “取甲……” 

 朱元璋双目一亮,随即又蒙上了一层哀愁:“汤大哥英勇。” 

 朱允熥心中也感慨万千。 

 久卧病榻的信国公汤和,在生命最后关头,竟还能起身取甲。 

 朱标追问:“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