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活人祭祀(第2页)

 对内铁血残暴,对列强虽远必赔,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历史最烂,无需赘述。

 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收复了已经沦陷几百年的北方地区,重新建立华夏历史文化信仰,可以说再造华夏也不为过。

 同时明还建立了最为重要的海权。

 这份历史遗产在21、22世纪龙国站上世界巅峰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按说赵樾应当很喜欢明。

 但实际上,并不。

 承袭元制、恢复人殉,吸全国百姓血供养猪家一姓,宦官专权、党争不断..

 归根到底,封建腐朽王朝而已。

 与明、清这两个后期王朝相反的是。

 早在汉朝人殉就已经不多见,唐代则是比较罕见,到了宋代,已经几乎没有殉葬这一现象。

 明则是封建时代人殉最普遍之王朝。

 猪·洪武大帝痛恨贪官污吏是真,但是说他爱民如子就真是个笑话了,猪子猪孙的命可比百姓金贵太多。

 实际上。

 早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人殉就已经不是主流。

 最主流的是草编。

 就是用草编制成人偶来殉葬。

 孔夫子有一句非常着名的话: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它的意思是第一个用陶俑殉葬的人,大概率会遭到报应、断子绝孙。

 也有一种解释就是一件坏事一旦开了头,以后肯定会有人效仿。

 总之。

 毫无疑问的是,孔子反对用陶俑殉葬。

 于是就有人故意曲解。

 说孔子支持人殉。

 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孔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用陶俑殉葬劳民伤财,他支持用草编人偶,反对用陶俑殉葬。

 更何况是活人殉葬?!

 一个‘有教无类’的圣人,会支持这么邪恶的事情?

 再者说了,孔子一生追求的是恢复周礼。

 而周礼,恰恰反对活人殉葬。

 毕竟,被周灭掉的商才是最喜欢活人殉葬的王朝。

 当然了。

 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礼崩乐坏了。

 人殉更是十分普遍。

 着名的秦公一号大墓有186具殉葬者,就是礼崩乐坏的典型代表!

 …

 扯远了。

 赵樾自然注意到了各个古代文明的反应。

 “呵呵!”

 他只能祝愿这些文明祭祀引来切茜娅这样的神灵,然后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