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总揽大局!(第2页)
“蜀中,广汉,蜀郡,巴郡,犍为,朱提,牂牁诸郡皆已听从政令,蜀中各地安然无事。”
黄权的声音沉稳有力,诸葛亮回神,看了黄权一眼。
黄权虽然忠于刘璋,但是他更是有志之士。归顺主公之后,勤于益州民政,乃实实在在的实干之才!
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前世在益州的实践全部付诸实行,离不开黄权的帮助。
黄权治蜀,有如张昭治江东,名不虚传!
黄权向诸葛亮汇报完所实施的各项政令,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军师,在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诸葛亮欣然道:“公衡有话,但讲无妨。”
诸葛亮满脸亲和,黄权也没有丝毫自矜之意。
“对于军师所推行之策,在下全盘认同。在下在蜀中多年,这些问题积弊已久,却无法解决,军师之策切实有效,实勘绝佳!”
“只是……,是否,太过急促了?”黄权凝眉道。
“须知欲速则不达啊。”
黄权衷心的看着诸葛亮说道,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诸葛亮身边,深切知道诸葛亮在这段时间里做成了多少事情。
对比以往,至少做出了十年之功!
短短数月之间,诸葛亮安抚了成都周边数郡。安抚,并且能让各郡及大族皆安于治下,黄权之前也只能想到维持。
可诸葛亮却能每每直切要害,稳稳的拿捏住所有人。
他甚至在想,诸葛亮之前是不是一直潜伏在蜀中,怎么好像比他还了解蜀中的情况呢?
安抚地方,整顿吏治,修订律法,这一桩桩,一件件,说着简单可其中的无数细节是一团乱麻。
诸葛亮就这么急促,而有条不紊的做成了。
就是这么矛盾。
一日顶十日,一月顶数年。日夜轮换之间,耕耘不断。
他试问如果像诸葛亮一样操劳,恐怕要不了几年就得心力憔瘁,英年早逝。
文人名士向来有傲骨,治理蜀中这件事,主掌蜀中民政多年的黄权,有着绝对的发言权。
黄权看了诸葛亮一眼,可他不得不承认,他佩服诸葛亮!
“呵呵”
诸葛亮一笑:“公衡,你的担忧我清楚。”
“只是一切都要顺应时局之变,主公此时正是急需积蓄力量的时候,若益州迟迟不能发力,则主公大业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