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选歌手,鱼池大淘洗慢热到飞起
第203章 世事难预料(第2页)
因为今年的测试车,换上ho ho实验室的新实装后,不管是与车手,还是与整个工程团队的磨合不足。
其实整个工程组能感知到,何丹青主导实验室给出的全新结构是对车辆的一个整体塑造,已经呈现出一个显而易见的优越性。
但何丹青不参与工程布置,只参与售后排障。
现在是没办法了——
新车型甚至对车手都有苛刻的要求,操作格局都有一定的改变,而工程组为了降低驾驶难度,主张稍微放点水。
不是何丹青的创新设计,原工程组完全无法脱离开传统车构的固有模式,都没弄明白呢,就不得不进行“放水”,适当“放水”必然会影响结构平衡。
何丹青是来排障的,也是来处理顾客瞎用而产生的售后问题。
第二天,有着光可鉴人地面的工程车间里。
“其实还好,你们没把框架锯开。”何丹青打量下这里工程师的复原进度。
何丹青也是赛车手,他知道操作在哪里不顺手,但这已经是最佳结构了。
“作为这个工程结构的创始人,我还是要尊重使用者的意愿。”何丹青开始上强度了。
“抛开我的框架,还是维持着原有的操作习惯,那原本你们怎么造车的维持原状就好。”这句话,不应该是何丹青这个局外人来说的。
“既然你们承认我研究成果的优越性,那这是不是创造一个全新燃油车操作系统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