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庆幸(第2页)

 天可怜见,凉州的百姓明天的口粮都不知道从哪里来,又哪来的粮食上缴?

 不难想象,凉州地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都是交不上税的。

 而交不上税的后果……

 要么全家被充军、要么全家被关进大牢、要么全家被强行送去服劳役……

 这些选项,无论哪个,都是凉州百姓无法接受的,因此……百姓们不得不另寻活路。

 有的百姓选择将土地抛荒,全家老小进城当乞丐乞食,有的百姓选择卖身给大户人家,给大户人家当下人,也有像刘巧手一般,选择跑路,逃往青州的!

 没错,刘巧手是从凉州逃难到青州的,将家中值钱的物件以及剩余的些许粮食打包好后,刘巧手便带着妻子以及一儿一女踏上了逃往青州的路。

 直到现在,刘巧手还记得自己逃难的路上有多么的艰难,这一路上,他和妻子可谓吃尽了苦头,为数不多的粮食必须尽量给两个孩子吃,两个大人只能每天只吃一点点口粮维持生命……

 更恐怖的是,刘巧手曾亲眼看到过人吃人的场景!

 当时逃难的官道上,恰好有一个人饿死在了地上,其他饿极了的流民瞬间一拥而上,将其分食……

 看到这一幕的刘巧手只觉遍体生寒,连忙将两个小孩的眼睛捂住,招呼上妻子逃也似的离开了那处地方!

 刘巧手终归是幸运的,靠着为数不多的存粮,以及在路上挖到的野菜,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抵达了太平县城外。

 可他也是不幸的,因为抵达太平县城后,他并没有能够过上想象中的吃饱饭的日子,反而连县城都进不去,只能待在城外,靠着施的那一点点粥水度日,而且那粥水还不如每个人都能领到的,官府每天施的粥很少很少,只有身强体壮的男性才有可能抢到一份。

 好在刘巧手因为常年干木工的关系,虽说已经年近四十,但力量不小,每天都能抢到一份粥水,给家里的四个人吃。

 只是仅靠那一份粥水,显然无法填饱四个人的肚子,也仅能维持饿不死的状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