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开始负责片区(第3页)

 汉东大学农学院的老师又赠送了一倍的菜籽,让祁同伟可以覆盖自己负责的六个村子了。

 祁同伟决定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都种植蔬菜。

 虽然在孤山村和岭山村种植规模会更大,有更直观的效果。

 但清水村、岭下村、岭上村和岭安村也需要这些蔬菜来改善生活。

 祁同伟邀请汉东大学农学院的老师作指导,人家赠送了那么多菜籽,总要给人家一些好处。

 方便以后更进一步的合作。

 祁同伟每天都在乡下跑,做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的工作,做村民的工作,让他们腾出地方种植蔬菜。

 打着汉东大学的名号,祁同伟很快就做通了六个村村干部和村民的工作,大家都愿意种植蔬菜。

 菜苗出来后,祁同伟就分发给了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让他们分给各家各户栽。

 在岭上村和岭安村的山上找了个地方把板栗种下,要求村里好好照看着。

 这期间,祁同伟写了一篇《关于用蔬菜改善老百姓生活的想法》,寄给了群众日报、自由日报、汉东日报、汉东晚报、汉江日报、南边日报、花城早报和农业日报投稿。

 10月就这样过去了。

 进入11月,祁同伟每天都下乡查看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的蔬菜种植情况,并对村民们进行指导。

 11月初,祁同伟收到了南边日报和花城早报的来信。

 南边日报和花城早报准备刊载《大国崛起之日耳曼》和《大国崛起之美利坚》,寄来了样刊和240块稿费。

 11月中,祁同伟把新写的《大国崛起之大毛》寄给了群众日报、自由日报、汉东日报、汉东晚报、汉江日报、南边日报和花城早报投稿。

 11月下,秋收和耕种已经结束,农技站的工作也轻松了起来。

 祁同伟开始思考蔬菜的销售问题。

 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种植的蔬菜种植量不小,光村民自己吃和喂牲口是用不完的。

 蔬菜长成后不可能一直放在地里,那样容易坏了,必须尽快把多余的处理了。

 按照祁同伟的统计,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种植的蔬菜面积达到一百多亩。

 一半以上的蔬菜是要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