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改善交通条件


 碧云乡相较于孤山岭乡而言,确实要略胜一筹。

 当你来到碧云乡的时候会发现街道两侧的房屋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瓦房建筑。

 放眼望去,除了乡政府大院之外,竟找不到哪怕一间由砖块砌成的楼房。

 如此这般的状况,无疑使得后续可能展开的拆除工作所需要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小。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祁同伟在推进城镇建设方面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难题。

 碧云村作为乡政府的所在地,规模说大不大,但也不小。

 若想真正实现城镇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将现存的那些老旧房屋一一拆除。

 并在此基础之上重新进行全面且合理的规划与设计,随后按照新的方案展开建设施工。

 可是,要完成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谈何容易!

 单是拆除民众们居住的房屋这一环节,就需要向他们提供与之对应的充足补偿款。

 不仅如此,即便是给予了相应的经济补偿,广大群众是否心甘情愿地配合拆迁工作,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鉴于此,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祁同伟决定另辟蹊径——在周边寻觅一块合适的土地。

 将乡政府及其所属的各个部门、乡镇卫生院、初级中学以及完全小学整体搬迁至那里。

 当然,仅仅只是完成这些机构单位的迁移远远不够。

 还必须确保相关的配套设施能够及时跟进。

 为此,祁同伟准备精心策划,立志要将碧云乡打造成为一座以美食和旅游为特色的魅力之乡。

 他构想在这里修筑一条汇聚各类美食的繁华大街,同时建造充满活力的商业街区。

 此外还要兴建数家豪华气派的高档宾馆,以及一些休闲设施。

 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促进碧云乡经济的蓬勃发展。

 不过,这件事并不容易,需要先规划设计。

 然后,在规划的区域内平整土地,通路,通水,通电。

 “书记,我觉得乡里应该购买一些汽车和摩托车,方便大家的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