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从上海到重庆东亭晚风
第74章 先建医院(第3页)
所以啊,我们只要跟他们拖上个十年八年,战败的一定是他们!
我已经进行了安排,明天开始,医院开工建设!大家也别窝在家里,就在医院工地外边,摆上几张座椅,开展义诊!
对外打出口号:医院施工建设期间,看病不收钱!至于药,别开!让他们去别的地方买,
要不然市医院的刘院长非得过来找老子麻烦不可!”
听了朱则的话,冯贞点了点头,他补充说道:“中日之间的局势,我老头子不甚了解。
不过这开展义诊的办法好!不仅可以传播医院的名声,还能给你们增加实习问诊的经验,有助于提高老百姓对你们的信任。是个一举多得的办法!”
经过冯贞的补充,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们眼前顿时一亮,纷纷同意了这个办法。
“既然老爷子都认可了,那大家现在就回去找一些桌椅板凳回来。在工地外边搭个棚子,拉个横幅。除了准备急救解暑的藿香凉茶之类的东西,别的啥药也别准备。”
随后,朱则又找到了报社,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且连登十天:大坪朱氏医院开工建设期间,展开义诊,看病不要钱。同时招收大量泥工师傅。
于是,第二天,在重庆市民口口相传之下,不少的底层贫困市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大坪朱氏医院的门口。
见一排的座椅板凳后面大都是穿着白大褂的年轻人,感到高兴的同时,对他们的医术也产生了怀疑。
不过,贫困之家哪有什么选择,都已经是免费看病了,还计较那么多干嘛?
冯贞为了避免出现语言不通的情况,特意找了十几个听得懂官话又识字的本地人,作为翻译。
还让一个人拿着一个简陋自制的扩音器,来回走动,用重庆话对着前来看病的人解释说明:他们是免费看病,不收诊金,不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