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胆的想法(第2页)

 但是人家是来做生意交货的,政治问题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万一说错话,他们原本大好的前途,可就灰飞烟灭了。

 现如今上海那边战事艰难,你我如今身处要害,一旦说错一两句话,南京那边指望的国际调停,只怕会难上加难!

 不过在我看来,你今天说的那几句话,不多不少,刚刚好。”

 听了周泉的话,谭麟虽然还是不怎么明白,却也终于知道,原来这国与国之间,其中还有这么多道道。

 不由得叹口气道:“虽然我还是没搞懂为什么,但是你说的很有道理。真没想到,跟外国人做生意,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11月2日,朱则再捐数门防空炮和一个团武器物资的事情,终于登上了报纸。

 交易牵扯到的6方,都没有把具体交易的内容和数量告知记者。这导致传言依然还在,许多人依然在猜测到底有多少军火。

 只不过不再那么离谱,毕竟报纸上都说了,是一个团的武器。

 经过10天的长途跋涉,50辆卡车和3辆轿车,终于在11月11日,顺利回到了重庆。

 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朱则留下了几支机枪、步枪和冲锋枪,剩下的枪和子弹,全都送给刘宏锟。不仅如此,他还又搭上一辆士官生轿车。

 看着疲惫不已的岳父和几个跟着去的保安,朱则让食堂大厨给他们煮面并单独炒几个菜。又让锅炉房赶紧烧锅炉,好让他们洗个热水澡。

 谭小灵见父亲回来,则是亲自去给他煮了一碗面条。

 谭麟一边吃着闺女煮的面条,一边跟朱则汇报香港的事情。

 “岳父大人,你刚刚说协同和是咱们国内柴油机的龙头企业?他们的订单多吗?产能怎么样?”

 “产能怎么样不清楚。不过我听别人介绍,陈沛霖陈拔廷两人虽然是老板,同样也是技术员,手艺不错!

 能被称为国内的龙头,又在香港广州都有工厂,想必订单数量不会少。”

 听了谭麟的话,又回想起之前谭麟问是不是要装在轮船上,朱则的想法开始活络起来。

 根据他的记忆,淞沪会战应该是要落下帷幕了,紧接着的,就是南京保卫战,以及南京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