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气大寒

 林森写好后,朱则凑上去看。

 民国二十六年,日寇大举侵华,北平天津上海苏州先后沦陷,兵锋直逼南京,国难空前。

 义商朱则,倾家资,组船队,改渔船为快舟。又有川中义勇船工五十二,朱氏保安队四十人与重庆川军之一部。千里迢迢,助力南京,转移百姓十数万!

 乃至归来,船只折损七成,船工幸存三十人,保安队仅余六人,随行川军全员殉国!

 呜呼!壮哉!

 值此国难,抗日号响。凡我中华儿女,当奋勇以报国家,诛日寇以安天下!身前报国,身后留名也!

 精诚团结,淬厉奋发,一致祖述国父之遗教,各为国家民族尽其责任,于以驱除日寇,再造中华!

 特此碑记,以彰诸君之功。

 保安队周二林、童钧……

 船工刘万平......

 川军排长李梦生......

 ……

 “好文!好字!”朱则看完赞叹道。

 这话他是真心的,林森毕竟是前清同治年生人,求学时期虽然前清已经没落,但毛笔书法毫无疑问依旧是必修课,乃是花了功夫的。不像他自己,连钢笔字都丑得像是鸡爪子划拉一样难看。

 “字写得再好,终不如你们这些人做得好。小朱啊,你是我们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你好好干,千万别冒险更不要乱跑!你一个人的价值,比前线十个八个的师长都要大!你可知前段时间,日本和谈的条件是什么吗?”

 林森语重心长的对着朱则说道。

 朱则闻言诧异道:“和谈?打成这样了小鬼子还想和谈?”

 “是德国人在调停。之前的我就不说了,陶德曼前些日子向我们转达了日本人的条件,不仅要求我们承认伪满洲国,内蒙自治,放弃抗日政策,战争赔款等等苛刻条件,还要求出让青霉素量产的方法!或者把你交给他们,说你是刺杀日本商人的嫌疑人。”

 听到前面,朱则差点没把肺给气炸,但是到最后,他直接尴尬在了原地。

 “那个,林主席,我就跟你一个人说哈。刺杀这事儿是真的,全面开战前我在上海偷了酒井龟二的家,然后还放了一把火。结果那小子居然没被烧死!后来我回上海,还遇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