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马寡妇带着珍娘满山走,一会儿看看果园,一会儿看看菜园,最后还去了看了大家伙儿开出来的开荒地。
“这是何物啊?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珍娘站在苞米地里,看着苞米杆子上的苞米,一脸的新奇。
“这个啊是苞米,是番邦那边才有的粮食。这也就是咱们村的三苗丫头,哦,就是宁儿,宁儿丫头命好,在集市上买到了苞米种子。那丫头是个机灵鬼,稀里糊涂的就给种出来了。这个苞米啊,嫩的时候吃嫩苞米,甜滋滋的。老的时候可以磨苞米面,也可以磨碎米,做成大碴子。这个苞米啊真是宝贝,好吃还顶饱!”
说话间马寡妇已经从苞米杆子上掰下来几个苞米了。
“宁儿交代了,让我掰点苞米回去煮了,给你尝尝!”
珍娘闻言,心里更加感激姜宁了。
珍娘有一双巧手,不仅绣活儿做得好,还会写字画画。
姜宁得知后,高兴地找到了里正。
“啥?办私塾?”
“是啊!您就不想咱们村再多出几个秦昭那样的秀才公吗?”
里正想啊,做梦都在想。可问题是,这个私塾得有先生啊,他们这山沟沟里面,哪里有先生啊?
“秦昭和浩然不就是现成的先生吗?浩然学问尚浅也不要紧,咱们啊可以让他负责给孩子们启蒙,秦昭呢,负责教导孩子们写文章这类更甚层次的学问。还有啊,我想要让村里的女子也跟着一起上学。”
里正惊愕的张大了嘴。
“女子上私塾?这,这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到了年纪就说亲嫁人了,学了学问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啊,还不如跟着家里的妇人做做手工活儿赚些银子呢。”
里正的想法也是如今这个朝代的家长普遍的想法,别的地方的女子如何,姜宁现在能力太弱没办法干涉。可是身边的女子,她还是要干涉一二的。
“里正此言差矣!女子到了年龄确实是要说亲嫁人的,可是,这不代表女子就不能读书学学问了啊。就拿咱们即将要在京都开设的铺子来说吧,这铺子是我姜家三姐妹共同出资开设的铺子。那就是我们三姐妹自己的产业,就算是嫁人了,那也是我们自己的嫁妆,绝对不会让他人染指的。铺子经营的都是女子的贴身物品,也就是说在店铺里帮忙的人都只能是女子。这样的话,那我们也就要在村子里挑选合适的姑娘,作为我们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