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骂人(第2页)

 “那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学,海拔2000多米,学校就几间垒土房子,全校学生也就60多人,教职工2人,一个50多岁的老校长和一个跛脚的中年老师......”

 “就这2个人,撑起了学校所有的教学工作,不仅要负责1-6年级的所有课程,还要肩负起学校里清洁、厨师、修理的所有活计......”

 “哪里的孩子也很苦,最远的孩子每天凌晨4点多就要起床,跋涉十来公里的山路去上学,一天来回就是二十多公里的山路.......”

 “路远就算了,在他们上学的路上还伴随着悬崖、落石、雪崩、山涧洪水等各种危险......”

 “即使在严寒的冬天,那些孩子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御寒衣服,凉鞋加袜子就是他们一个冬天的御寒装备,手上、脸上、脚上随处可见的冻疮、龟裂......”

 “他们吃的更加简单,早餐是隔夜的水煮土豆,出门的再带上2个土豆,中午的时候学校的老师会帮他们简单加热一下.......”

 “你们很难相信,他们拿到捐赠的书本、铅笔、书包时,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纯真、满足、幸福......”

 此刻,台下不少人已经偷偷擦拭眼睛了。

 我们常说,情感最真挚的表达是让人产生共鸣。

 而江飞宇描述的画面,他们基本上都见过。

 正是因为见过,才会心疼那些孩子。

 江飞宇停顿了一下,极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才继续说道:“我刚才所说的小故事,大家不用怀疑真实性,我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和视频,在我们阳光-筹平台上就能搜得到。”

 “我也知道自己今天的话会得罪很多人,可我依然忍不住想骂人,我为什么要骂人?”

 “引用刚才曹处长的数据,目前我国依然有几百万适龄儿童没有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归根结底是一个‘穷’字。”

 “我刚才介绍的那群孩子,为什么条件这么艰苦他们还要坚持去上学?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就是读书,如果不读书,他们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那穷山沟,然后,下一代继续延续他们的命运......”

 “在教育资源如此匮乏的今天,你们就开始鼓吹素质教育的先进性,盲目地想跟西方发达国家靠拢。我很想问问你们,你们让一个勉强能吃饱饭的家庭,如何供养一个素质教育的孩子?学你们说的艺术、绘画、音乐......”

 “我拜托你们这些专家、教育工作者睁开眼看看下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不要老是羡慕别人家的月亮有多圆......”

 江飞宇的声音,响彻整个会场。

 此刻,连最顽固的周启仁也不敢出声反驳。

 因为,江飞宇已经通过语言调动起了大部分人的情绪共鸣。

 这个时候去打断江飞宇,无疑是自取其辱。

 “说到底,一个国家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素质教育倾斜多一点,贫困地区能够接受平等教育的孩子就少一些。我始终认为像医疗、教育这类公共资源,应该是普惠型的,惠及所有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