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概念变成现实


在国内某武器试验场,江飞宇同样在给一众军方代表介绍飞宇集团机器人事业部最新研制的战场伴随机械狗。

 这个东西的创意,最早来自飞宇集团与谷歌的那场人工智能比拼。

 飞宇集团通过剪辑的视频造假,轻松应付了谷歌的刁难。

 甚至,还让老米情报部门头痛了很久。

 老米情报部门刺探了好久,才发现这根本就是“战略忽悠”的产物。

 但是那次的事情,还是让国内军方对这个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飞宇集团机器人事业部便正式立项研发。

 实际上,这东西最大的难题还不是敌我识别,而是机械狗的行动能力。

 毕竟,战场环境复杂多变。

 这就要求机械狗能够像人一样,能够适应绝大部分地形作战。

 抛开河流、丛林等复杂地形,起码要能满足大部分地形的作战需要,尤其是巷战。

 经过两年多的技术沉淀,机器人事业部终于拿出了两款性能不错的产品。

 一款是携带枪支伴随作战的边锋3型机械狗,另一款是携带炸弹进行自杀式袭击的烽火2型机械狗。

 一个打击敌人的武装人员,一个打击敌人的运输车、装甲车、坦克等车辆。

 从型号就能看出,这两款战场伴随机器狗都已经不是第一代产品。

 性能太差,飞宇集团也不好给军方推荐。

 “我们为机械狗安装了自研的多杆平衡系统,这套系统可以令机械狗在复杂的地形中穿梭自如,并可以越过与自己等高的障碍物......”

 为了演示机械狗的平衡性,讲解员甚至踢翻了机械狗。

 可以看到,这条机械狗很丝滑地站了起来。

 整个过程,都不超过2秒钟。

 并且,机械狗的敌我识别率非常准确,一个误伤都没有出现。

 这个主要依赖于敌我识别器,以及机械狗对捕捉画面的ai识别能力。

 ai还有可能识别错误,但敌我识别器的准确率无限接近百分百。

 看到这个结果,一众军方代表都非常满意。

 至于机械狗射击准头的问题,这个可以靠子弹数量来弥补。

 在短距离遭遇战中,火力密度比准头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