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阳光-筹的构思(第2页)

    忘了,于院长年纪大了,对“互联网募捐”这种新事物有点理解不了。

    江飞宇解释道:“于院长,咱们换个思路。那种现场捐款的模式,能够知道捐款这件事的人,了不起就几千人,有个上万人都是往大了说了。互联网则不同,全国上网的人有几千万,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看到捐款信息,也是几百万的人。就算100个人里面才有一个愿意捐款的人,几百万人的体量,多少也能有几万人捐款。”

    于院长听到几万人这个数量,瞬间眼神就亮起来,哪怕一人捐1块钱,也有好几万块啊!

    江飞宇继续解释道:“于院长,您这样想,现场捐款这么多人看着,很多人1块、5毛的根本不好意思捐,网上哪怕捐1分钱也没人知道,也就不怕别人笑话了,我刚才说100个人才有1个人捐,这个比例不可能这么低。”

    于院长兴奋地站起来,说道:“小江同学,听你这么一说,这件事要是做成了,那不得能救很多孩子的命啊,这可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江飞宇:“于院长,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平台,帮助的对象肯定不只是孩子,我们面向的群体肯定是广大人民群众,只要是家庭经济困难,又得了大病、重病的患者,都是我们帮助的对象,这样大家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才不会有顾虑,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生病,今天自己能帮助别人,明天可能就轮到自己接受别人的帮助了。”

    于院长激动道:“小江同学,那你说的这个平台啥时候开始弄,有啥是我能帮得上忙,你尽管说,我只希望你能帮忙救救我们学校这三个孩子,他们还小,以后的路还很长,哪怕是用我的老命去换也行啊!”

    江飞宇:“于院长,您先别激动,这个平台我们公司做出来,还需要1-2个月的时间,平台做出来后我可以保证先帮这三个孩子筹集医药费,主要是现在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于院长问道:“啥问题啊?”

    江飞宇:“第一个是线上支付的问题,我打算跟银行和电信公司谈谈,用银行转账或者话费的方式来支付捐款,这个我手里有筹码,应该能谈下来。第二个比较麻烦,我们公司毕竟是一家民营企业,在社会上是缺乏公信力的,哪怕我们做出来这个公益性质的平台,老百姓哪怕想捐款也会担心我们是不是骗子,如果能有政府部门帮我们认证或者背书一下就好了,就算是政府部门要监管我们的账务也行,目前这一点比较困难,我在政府方面没有这方面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