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参赛成员名单(第3页)

    三等奖,奖金1万元。

    优秀奖,奖金2000元。

    另外设置团体奖项一、二、三等奖,团体奖由5名参赛者的总分累加排名,团体奖就没有奖金,只有奖杯了。

    比赛时间为全天8小时,上午9点——12点为笔试时间,下午13点——18点为系统编程设计时间。

    比赛在水木大学计算机室进行,每名参赛者分配一台电脑,第一轮的笔试也是在电脑上答题。

    据彭晔老师介绍,水木大学的几个计算机的高手开发了一套上机答题软件,今年会应用在笔试答题环节。

    由竞赛委员会的老师预先出了几套题,并录入系统中,每一名参赛者在电脑上答题时,由系统随机分配一套题,并由系统根据录入的答案自动评分。

    彭晔老师特意强调了这一点,就是怕大家习惯在纸上答题了,突然变成上机答题会不适应。

    好在150道题,要么是单选,要么是判断题,直接用鼠标勾选就行了,也不会很复杂。

    这种上机答题系统在后世烂大街了,在这个会还是个挺新鲜的玩法,其他人听到了,都暗暗称奇。

    按照往年的经验,大概有百分之40左右的题目,出题范围会从学科知识里面选择。

    如: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与算法设计策略等学科内容。

    不过,出题的老师可不会出那种翻书就能找到答案的题目,都是需要根据学科知识理解题意后,进行逻辑判断选择答案。

    剩下百分之60的题目就完全脱离了课本了,来自编程实操。

    这部分题目对于在校生来说有点超纲了,考的完全就是编程操作经验了。

    这对江飞宇来说是个好消息,他实操经验丰富,但是很多理论知识点忘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去翻书好像也来不及。

    笔试150道题,每一题2分,总分3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