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翻译人才(第3页)

    “汤处,您放心,我们肯定百分之百配合审查,选择的项目人员肯定是最可靠的。”

    参与这种涉密项目,必要的监管和审查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把公司的资金流向纳入监管,参与项目人员的背景审查,签署必要的保密协议等。

    真的碰到重大风险的时候,通话监听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这种情况,江飞宇在成立宇依科技的时候就考虑到了。

    所以,他才要一早把这方面的业务,从飞宇科技剥离出来。

    汤处说道:“行,细节方面我让年琪跟你对接,他以后就作为我们这边的项目对接人,项目的报价你直接跟他谈就是。”

    “魏局,到我办公室坐坐,顺便把那两瓶酒捎上。”

    汤处向魏局发出了邀请,两位领导这是有意把会议室让出来。

    很快,会议室内就剩下江飞宇和康年琪了。

    江飞宇和康年琪交换了联系方式。

    然后,两人就合作的细节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看来,对方应该很早就在为项目做准备了。

    康年琪称需要的语言翻译人才,2天后就能够到位,差不多10个人左右的语言翻译小组。

    人员不太方便在他们这里办公,康年琪跟江飞宇商量后,决定把翻译小组的工作地点放在宇依科技。

    目前宇依科技办公的3楼还有很多工位,为他们腾出一间专门的办公室就行了。

    反正,翻译小组的人员只负责翻译工作,他们也接触不到项目情况。

    当然了,康年琪也直言不讳,他们肯定要安排一名人员一起入驻,作为一种监管手段。

    至于项目的报价,对方让江飞宇根据产品的研发、部署、后期运营等工作量,提供一份报价清单。

    他们组织技术专家来评估价格是否合理,一般都不会砍。

    价格方面,江飞宇肯定不会报价太高。

    光是这些翻译人才的工作成果复用,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更别说,江飞宇打着细水长流的心思,像在公 安领域一样长期孵化项目。

    既然合作了一次,以后只要有好的产品和技术了,第二次合作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