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权途沧海而立

第318章自有计较(第2页)

 他很清楚,适合这次选拨任用条件的科级干部,全市多如牛毛,刘涛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而已。但刘涛却没有任何背景,看好他的人几乎没有,自己通过组织部报名应试,市政府那边的领导们又不许“掺合”,他不走这条道就没路可走了。针对这种情况,自己是不是应该带个头,在自荐的同时,加大一点领导推荐的力度?提拔个科级干部或许还能看看能力,可到了副县级这个门槛上,就不仅仅是能力那么简单了。

 周正刚将几样东西重新装进纸袋子,亲手递到了曾家辉面前,他不知道曾家辉是接还是不接:如果接了,表示曾家辉对刘涛会有新的认识,那小子的机会也就来了;可如果不接,那只好自己转交刘涛,也表明他的做法欠妥了,这次也就希望渺茫了。

 可是曾家辉两者皆不,他看了看周正刚,又看了看纸袋子,道:“放这里吧。”然后用手握了握茶杯,道:“你转告一下刘涛同志,让他抓紧把我要的调查报告做出来。”

 周正刚看向曾家辉的神情有了变化,这是领导默许下的表示:一是曾家辉书记对自己这个纪委副书记似乎也有好感和兴趣了,估计是代替纪委书记梁好然上来处理事情的一种肯定吧;二是市委书记一定程度上表明,让自己教一教刘涛今后的处事方法,也是对刘涛的一种侧面肯定,可让自己催刘涛做调查报告,这……纪委跟信访八杆子打不着啊?

 曾家辉对周正刚的复杂心情洞察得一清二楚,指了指纸袋子,微笑道:“他写的那篇调研报告非常好,信访与纪检工作多做协调交流,大有裨益。”

 “哦。”周正刚算是有些明白了:领导要提拨这小子的话,那得他有过人的工作能力表现,让大多数领导认可才行啊。可信访办拿什么讲成绩、比能力?信访工作跟纪检工作挂上线索,还得从这份调研报告着手啊。他算是服气了,市委书记出面举荐一个人,有时得借势而为,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权力艺术,说不清道不明。当然,也没有必要说清楚,心照不宣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