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陛下,您想耕哪块地?(第2页)

 “胡大,你有点言重了,生活的环境不同,习性自然也不同~~”

 说到这里,杜蔚国突然感觉到身边传来一阵冷冽的杀气,连忙改口道:

 “不过,如此青天白日就当众宽衣解带,确实是有伤风化,臭不要脸!”

 “哼,算你识趣。”

 胡大姑娘傲娇的扬起下巴,语气略显犀利:

 “杜大,我把丑话说在头里,你以后你离这些没脸没皮,水性杨花的洋婆子都远点。

 除了雷娜和娜塔莎之外,你要是再敢招惹别的金丝猫,我肯定是要出手收拾她们。”

 “嗯?”杜蔚国的眉头轻轻挑了起来,这话,听着有点刺耳。

 胡大姑娘活了几百年,洞彻人心,自然看出了杜蔚国的脸色变化,但她却视若无睹,继续开喷。

 “怎么?杜大,我说得不对吗?你现在三妻四妾都不止了,难道还要继续沾花惹草?你还有地盘可分吗?你想靠这些女人统治全世界吗?”

 “呃~”杜蔚国顿时神色一窒,无言以对。

 简单的盘点一下杜蔚国现在的女人和地盘。

 莫兰占了芭提雅连同小半个暹罗,眼下正在疯狂扩张,赵英男则占了港岛,业务覆盖了港澳台三地。

 她俩现在合力一处,正摩拳擦掌的准备搞大事情,表面上看是要造车,实际上却是想打造出完整的工业体系。

 届时,估计大半个东南亚都会成为她们的后花园。

 这一点根本不用怀疑,二战之后,为啥东瀛和高丽这两个弹丸小岛能疯狂崛起?

 除了花旗的大力扶植外,也是得益于他们在战前就拥有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

 尤其是东瀛,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技术积累,仅用二十年,就从战败的阴霾中走了出来,一跃成为全球第三乃至第二大经济体。

 杜蔚国之所以对三井家和岩崎家垂涎三尺,看中的也不是真金白银,而是他们手里攥着的先进技术。

 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兴,无商不富,工业是妥妥的大国重器,也是富强安定的基石。

 而后世的商业却成了社会的主旋律,卖地盖楼也成了财政的主要来源,一切向钱看!

 那啥跟那啥这两伙畜生相互媾和,沆瀣一气,张开腥臭的血盆大口,疯狂割韭菜。

 啧,又特么犯病了,收!

 郭芙所在的奎亚那,现在是杜蔚国旗下最优质的资产,面积不大,但好歹也是独立主权国。

 而且,自从得了从共济会讹来的技术和资金,还有杜蔚国的强势翼护,奎亚那最近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势头。

 杜蔚国去苏俄前,曾经跟苏离深聊过一次。

 现在奎亚那的民宅和基础建设项目已经初步完成,告一段落了,目前正在盖学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决定了国家发展的上限,这话绝对没错。

 奎亚那第一批次就计划兴建整整148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都有。

 除了大学外,清一色都是义务教育。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插一嘴,关于学校,杜蔚国给苏离定下了几条铁律。

 第一,义务教育的学年制问题,小学生7岁入学,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

 同样是9年义务教育,但是贯穿了小学到高中,毕业时才不过16岁,没考上大学的话,强制参军2年。

 第二,关于教学内容问题,从初中就开始区分文理班,教学内容要求去芜存菁,简单明了。

 而且从小学开始,每天学生都要保持至少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运动和体训时间。

 第三,科技类大学6年制,军训为期一年,最后一年则是带薪实习期,同时开设专业技术类学院,5年制,军训期同样。

 第四,各所学校必须精炼师资体系,尤其是管理者,严禁贪腐和冗员现象。

 关于这一条,可不仅限于教育体系,而是覆盖了整个奎亚那,所有的官方部门。

 杜蔚国亲自规定,公务员比例,永远不得超过2.5%,同时贪污克重刑。

 只要数额超过3万美元,不论身居何位,一旦查实,就是极刑,而且直系后代永远不许再报考公务员。

 对了,现在,苏离已经不再管自贸区和鲲鹏赌场那边的事宜了,他现在的职务是奎亚那的安全局局长,同时还监任警务部部长。

 而原来的鲲鹏军团,也已经陆续完成了转职。

 一部分成了警察,少部分进了安全局,剩下的则统称为武装警察部队,都吃上皇粮了。

 反正这些部门都归苏离管,一句话,他现在掌控着奎亚那的所有暴力机器。

 从自贸区兴建开始,到现在不过一年半的时间。

 奎亚那从总人口从不到100万,已经暴增到了348万,而且常年还有近20几万的外来人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离预计,三年之内,奎亚那的户籍人口最少可以达到600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400亿美元。

 奎亚那不仅潜力巨大,现在也是杜蔚国后宫最密集的地方。

 除了郭芙,六处的尼娜,克格勃的安娜也都在圣治敦常驻,安娜更是摆脱了花瓶的人设,现任A部队主官。

 至于胡大姑娘占领的波斯东部,有点乏善可陈,虽然地盘不小,人口基数和收入也都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