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我不比烂不是老狗
156.击“否”而歌(第3页)
“爸!您这水平……太牛了吧!!”
听着女儿那满是崇拜的语气,杨大林摆摆手,一脸风轻云淡:
“正常发挥。”
“太牛了太牛了。”
“……嗯。”
虽然脸色还是很平静,可眼底那份得意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又从副驾驶上卸掉了挺沉的箱子,他一手皮箱一手挽着姑娘往家走。
一边走一边问道:
“怎么回来这么晚?干嘛去了?”
“看电影去了。情人节没凑到一起过嘛,补回来。”
“……嗯,下次早点,十一二点不回家,外面多危险啊。”
“知道啦……“
……
先涛数码这边其实也还没开工。
但程龙作为合伙人,也给了许鑫面子,初七这天就来到了公司提前上了个班。
《不能说的秘密》77分钟的粗剪是没任何技术含量的那种拼接。
只是把所有主线的故事镜头拼凑到了一起,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给影片制定一个剪辑框架。
而真正精细的是每一个剪辑镜头自然而然的切换、转换,以及如何来根据导演的想法渲染、以及一些特写、相关片段、气氛烘托片段的剪辑之类的,这才是精细活。
这片子按照许鑫的预计,在抛开了后面的片尾阶段,应该是1小时50分钟左右的时长。
一上午的时间,他主要是和程龙在聊精剪的理念,已经现场通过几个例子展示出自己的想法。
和大哥重名的程龙也不亏是金牌剪辑师,许鑫这边一说,人家就懂了。
不仅懂,甚至连接下来你要怎么说,人家都能猜到。
给许鑫一种这位早就是阅遍天下a片已经达到心中无码境界的绝世高手形象。
不过仔细一想……人家看过的片子指不定真比自己走的路都多。
也就释然了。
他毕竟不是专业的剪辑师……甚至说个最现实的话,连这电脑上的软件是啥,怎么用都不清楚。
总归……张导给找的人是真的厉害。
虽然他看不懂……但真的挺厉害。
这就是下午他见杨蜜时的感慨。
粗剪阶段还没感觉,但精剪阶段,看着自己话都没说完,人家就领悟了什么意思的德行,他一脸感慨。
弄的杨蜜好悬以为他要去当剪辑师……
不过这东西也就一说一笑一热闹。
她是演员,演好自己的戏就得了。导演方面的事,你让她插手她都插不进去。
没这金刚钻,揽不成这瓷器活。
但她必须承认一点,那就是她很佩服男友的那种在不经意间展露出来的好奇心。
什么都好奇。
什么都想试试。
跟个欠儿噔似的……
……
大年初十。
阳历07年2月27号。
2月份还不到尾巴尖这天,歇了几个月,各个显得神清气爽的开幕式团队齐聚奥运大厦。
开了新年的第一个会。
会议上就大家最关心的是否过审问题,张一谋直接摇头,表示自己还没收到消息。但想来应该就在最近了,所以大家不用急。
接着就是分配任务。
方案如今已经制定完毕,那么就该轮到各个环节的落实了。
从年初开始,各个文工团也好,士兵也罢,这些人就要开启随时待命的状态,并且无论是陈威亚,还是张武他们都要开始编排舞蹈、方阵的演练。
这些舞蹈演员的选拔、培训,都是由团队这边来负责。
并且,包括已经提前报备、通过了审核的几个大环节道具也要开始制作。
首先就是最重要的一个道具制作:缶。
去年的时候,由于张导坚决反对用大鼓、红绸之类的元素,团队里的人就因为这种大场面不用鼓用什么吵了好几天。
也请了一些专家们过来研究。
谁都说用鼓好。
偏偏,作为总导演的张一谋不同意。
还拿出了自己之前拍的黑历史广告给其他人看,让他们看看这种场面用2008面大鼓到底是一种何等灾难的存在。
而事实证明,确实是灾难性的。
几百上千人打鼓的场面……张导自己都拍成了这德行,其他人就更别提了。
能好看才算见鬼了。
况且,或许张一谋不说,但众人也知道。他在极力的规避雅典黑暗八分钟里的所有元素。
包括踩高跷、秧歌、鼓、红灯笼、京剧等等。
然后大家就研究呗。
研究了几种古乐器。
一开始是“祝”。
一种古乐器,是一个漏斗状的玩意,没有鼓皮。
大家觉得这个可以……结果找来历史学家一问……这玩意天朝人不用了,但韩国人在用。
人家那边作为曾经的附属国有着一套传承自天朝这边,“正统”的打击方式。
而如果咱们这边的人来用的话,万一和韩国那边的不对劲……
那专家没明说。
但韩国人这几年的“孔子是我们的”、“端午节是我们的”闹的正凶。
到时候指不定怎么回事的。
“祝”这东西直接就给否了。
而同样的东西还有很多,大家找了一圈,发现……这些古老的乐器虽然天朝已经不用了,但其他国家还都跟国宝一样捧着,延续至今。无论错用哪一种,都有可能招致一场“笑话”后,直接挠破了头。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终于,让团队的人找到了一个玩意,叫做“缶”。
击缶而歌里的那个“缶”。
这玩意,第一,时代久远。和编钟一起出土的。
第二,没人会用……甚至很多人都没见过。
第三,其他国家也没“拿”了去。
一下子就符合了大家伙的心意。
但同样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东西除了知道是个打击乐器外,其他的一概不知。
怎么敲,怎么打,怎么发声……
没人知道。
找了一堆专家来,还去魔都那边实地考察了一下,发现除了像是一个有着两个耳朵的铜罐子之外,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
于是,张导大手一挥:
“改。”
找了一群专家研究讨论,最后大概有了个概念,要搞出来了一个有“金石之声”的东西。
这东西,就是缶!
反正别人也不知道怎么用,作为宗主国,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然后在研究了一阵敲敲打打后,最后定下来了如同鼓一样的敲击方式,只不过发声和位置之类的都有些变化和不同。
年前定下来的,但没见过实物,找了红缨打击乐乐团的人来研究,但因为那会儿年底了,试做不出来样本。
只能定在了年后。
而许鑫的开年第一个任务,就是和范越、姜浩阳他们去看看制作出来的东西。
要出差。
去河北的道具制作厂里两天时间。
当天开完会就走了。
一共待了两天半的时间。
27号中午去,1号晚上回。
原本没什么……
一路上许鑫还和范导、姜导有说有笑的,大家心情都很轻松。
可眼看着过燕京收费站了。
范越的电话响了起来。
许鑫关小了音乐,就听见范导那边接通了电话:
“喂,小韦,我们正往回走呢……你说什么!?”
他这一下拔高的嗓门让许鑫和姜浩阳都一愣。
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范越的脸色变得一片僵硬,甚至出现了结结巴巴的模样:
“否……否了!?”
?
许鑫眼里出现了一丝疑惑。
缶?
缶怎么了?
不挺好么?
声音、用法什么的也都不错……
缶怎么了?
------题外话------
一万四千三!求月票啦!!!!
听着女儿那满是崇拜的语气,杨大林摆摆手,一脸风轻云淡:
“正常发挥。”
“太牛了太牛了。”
“……嗯。”
虽然脸色还是很平静,可眼底那份得意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又从副驾驶上卸掉了挺沉的箱子,他一手皮箱一手挽着姑娘往家走。
一边走一边问道:
“怎么回来这么晚?干嘛去了?”
“看电影去了。情人节没凑到一起过嘛,补回来。”
“……嗯,下次早点,十一二点不回家,外面多危险啊。”
“知道啦……“
……
先涛数码这边其实也还没开工。
但程龙作为合伙人,也给了许鑫面子,初七这天就来到了公司提前上了个班。
《不能说的秘密》77分钟的粗剪是没任何技术含量的那种拼接。
只是把所有主线的故事镜头拼凑到了一起,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给影片制定一个剪辑框架。
而真正精细的是每一个剪辑镜头自然而然的切换、转换,以及如何来根据导演的想法渲染、以及一些特写、相关片段、气氛烘托片段的剪辑之类的,这才是精细活。
这片子按照许鑫的预计,在抛开了后面的片尾阶段,应该是1小时50分钟左右的时长。
一上午的时间,他主要是和程龙在聊精剪的理念,已经现场通过几个例子展示出自己的想法。
和大哥重名的程龙也不亏是金牌剪辑师,许鑫这边一说,人家就懂了。
不仅懂,甚至连接下来你要怎么说,人家都能猜到。
给许鑫一种这位早就是阅遍天下a片已经达到心中无码境界的绝世高手形象。
不过仔细一想……人家看过的片子指不定真比自己走的路都多。
也就释然了。
他毕竟不是专业的剪辑师……甚至说个最现实的话,连这电脑上的软件是啥,怎么用都不清楚。
总归……张导给找的人是真的厉害。
虽然他看不懂……但真的挺厉害。
这就是下午他见杨蜜时的感慨。
粗剪阶段还没感觉,但精剪阶段,看着自己话都没说完,人家就领悟了什么意思的德行,他一脸感慨。
弄的杨蜜好悬以为他要去当剪辑师……
不过这东西也就一说一笑一热闹。
她是演员,演好自己的戏就得了。导演方面的事,你让她插手她都插不进去。
没这金刚钻,揽不成这瓷器活。
但她必须承认一点,那就是她很佩服男友的那种在不经意间展露出来的好奇心。
什么都好奇。
什么都想试试。
跟个欠儿噔似的……
……
大年初十。
阳历07年2月27号。
2月份还不到尾巴尖这天,歇了几个月,各个显得神清气爽的开幕式团队齐聚奥运大厦。
开了新年的第一个会。
会议上就大家最关心的是否过审问题,张一谋直接摇头,表示自己还没收到消息。但想来应该就在最近了,所以大家不用急。
接着就是分配任务。
方案如今已经制定完毕,那么就该轮到各个环节的落实了。
从年初开始,各个文工团也好,士兵也罢,这些人就要开启随时待命的状态,并且无论是陈威亚,还是张武他们都要开始编排舞蹈、方阵的演练。
这些舞蹈演员的选拔、培训,都是由团队这边来负责。
并且,包括已经提前报备、通过了审核的几个大环节道具也要开始制作。
首先就是最重要的一个道具制作:缶。
去年的时候,由于张导坚决反对用大鼓、红绸之类的元素,团队里的人就因为这种大场面不用鼓用什么吵了好几天。
也请了一些专家们过来研究。
谁都说用鼓好。
偏偏,作为总导演的张一谋不同意。
还拿出了自己之前拍的黑历史广告给其他人看,让他们看看这种场面用2008面大鼓到底是一种何等灾难的存在。
而事实证明,确实是灾难性的。
几百上千人打鼓的场面……张导自己都拍成了这德行,其他人就更别提了。
能好看才算见鬼了。
况且,或许张一谋不说,但众人也知道。他在极力的规避雅典黑暗八分钟里的所有元素。
包括踩高跷、秧歌、鼓、红灯笼、京剧等等。
然后大家就研究呗。
研究了几种古乐器。
一开始是“祝”。
一种古乐器,是一个漏斗状的玩意,没有鼓皮。
大家觉得这个可以……结果找来历史学家一问……这玩意天朝人不用了,但韩国人在用。
人家那边作为曾经的附属国有着一套传承自天朝这边,“正统”的打击方式。
而如果咱们这边的人来用的话,万一和韩国那边的不对劲……
那专家没明说。
但韩国人这几年的“孔子是我们的”、“端午节是我们的”闹的正凶。
到时候指不定怎么回事的。
“祝”这东西直接就给否了。
而同样的东西还有很多,大家找了一圈,发现……这些古老的乐器虽然天朝已经不用了,但其他国家还都跟国宝一样捧着,延续至今。无论错用哪一种,都有可能招致一场“笑话”后,直接挠破了头。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终于,让团队的人找到了一个玩意,叫做“缶”。
击缶而歌里的那个“缶”。
这玩意,第一,时代久远。和编钟一起出土的。
第二,没人会用……甚至很多人都没见过。
第三,其他国家也没“拿”了去。
一下子就符合了大家伙的心意。
但同样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东西除了知道是个打击乐器外,其他的一概不知。
怎么敲,怎么打,怎么发声……
没人知道。
找了一堆专家来,还去魔都那边实地考察了一下,发现除了像是一个有着两个耳朵的铜罐子之外,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
于是,张导大手一挥:
“改。”
找了一群专家研究讨论,最后大概有了个概念,要搞出来了一个有“金石之声”的东西。
这东西,就是缶!
反正别人也不知道怎么用,作为宗主国,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然后在研究了一阵敲敲打打后,最后定下来了如同鼓一样的敲击方式,只不过发声和位置之类的都有些变化和不同。
年前定下来的,但没见过实物,找了红缨打击乐乐团的人来研究,但因为那会儿年底了,试做不出来样本。
只能定在了年后。
而许鑫的开年第一个任务,就是和范越、姜浩阳他们去看看制作出来的东西。
要出差。
去河北的道具制作厂里两天时间。
当天开完会就走了。
一共待了两天半的时间。
27号中午去,1号晚上回。
原本没什么……
一路上许鑫还和范导、姜导有说有笑的,大家心情都很轻松。
可眼看着过燕京收费站了。
范越的电话响了起来。
许鑫关小了音乐,就听见范导那边接通了电话:
“喂,小韦,我们正往回走呢……你说什么!?”
他这一下拔高的嗓门让许鑫和姜浩阳都一愣。
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范越的脸色变得一片僵硬,甚至出现了结结巴巴的模样:
“否……否了!?”
?
许鑫眼里出现了一丝疑惑。
缶?
缶怎么了?
不挺好么?
声音、用法什么的也都不错……
缶怎么了?
------题外话------
一万四千三!求月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