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好评(第2页)

迷迷糊糊的到了早上,8点左右,他的电话铃声响起。

里面传来了钟长友那压抑着兴奋的声音:

“许导,起来了么?”

“唔……醒了……钟哥,有事?”

“那许导我去你下你房间?然后在喊上刘一菲他们。一晚上的功夫,国内外的媒体消息,包括咱们影片的评价已经出来了!”

“哦?”

最后仅存的一点睡意消散的无影无踪。

许鑫应了一声:

“没问题,来吧。”

他飞快的套上了衣服,然后就看到了手机里的几条消息,都是杨蜜发来的:

“我刚睡醒。”

“看到啦,嘿嘿,我就说你没问题的。”

“唔,我看国内传回来的消息也在夸你的电影。”

“我把链接发你qq了,你看下。”

“我家哥哥真棒!mua!”

“对了,今天南方周刊的采访别忘了。”

看到这几条消息,许鑫走进了卫生间。

很快,钟长友他们一群人到的时候,许鑫也才处理好了个人卫生,脸上还带着水珠的打开了门。

人暂时还不齐。

而钟长友拿着笔记本进来了之后,立刻说道:

“8.7!许导,8.7分!目前位于60部电影节惊喜影片、展映、点映、以及各个环节入围影片的第15位!主竞赛单元第6!现在就只有《剑雨》排在咱们前面!但他们没有进入主单元,所以目前华语影片,咱们是第一!”

他说这话时,眼里的兴奋根本藏不住。

可许鑫的关注点却是……

“前面五个都是谁啊?”

钟长友似乎早就料定他会这么问,看了一下笔记本上的表格,快速说道:

“目前排名第一的是《伤心小号曲》9.5分。第二是《沉默的灵魂》,9.4分。第三是《无果之路》9.2分。第四是《必要的杀戮》9.1分。第五是《黑天鹅》8.8分!咱们和《黑天鹅》相差无几!”

“……萌萌,你把这些片子都记下来,咱们回头挨个去看。”

“好的许哥。”

苏萌赶紧点点头,拿出了本子照着钟长友笔记本电脑上的名单就是一顿抄。

接着许鑫问道:

“他这个评分不是固定的对吧?也是观众给出打分然后上下浮动的那种?还是说影评人给的专业评分?”

“影评人一部分,观众一部分。影评人的权重多一些……”

钟长友说完,外面一阵脚步声。

除了刘一菲外,林莄新他们都来了。

“刘一菲呢?”

“去接刘姨去了。”

“哦哦。”

听到林狗的话,许鑫点点头。

而林更新顺带把门关上之后,所有人或坐或站的看向了钟长友。

钟长友也知道自己现在需要做什么,捧着电脑轻咳了一声:

“咳咳,那我来汇报一下成绩。首先是分数,刚才我已经和许导说过了,我们目前是在主竞赛单元的第六名。”

一抹喜色越上所有人的心头。

“不过,咱们的评分人数,包括影评人在内,一共有17位影评人,和72名观众给出了8.7的分数。因为人数太少,所以平均值给的挺高的。虽然影片质量绝对没问题,但……有可能这个分数在未来几天内会下降……这也是趋势,所以大家要放平心态。”

这道理所有人都明白,下意识的点点头。

“那我来念几篇影评……咱们的影评在威尼斯官网上一共算上短评,有40条。其中除了17位影评人给的长评外,剩下的23篇评论里,有7篇超过400个单词的长评,4篇超过百个单词的中评,余下的都是诸如“好看的电影、让人耳目一新、我喜欢这部电影”之类的。这里我就不念了,一会儿各位可以自己看。”

说着,他操作了一下电脑,继续说道:

“我已经把所有长评发到了厂里让人翻译,所以这里我节选一下……威尼斯电影节被认为最公正,同时也是最权威的影评人,埃里克·卢森沃达克的长评节选……我觉得这一段他的形容对咱们来讲是最公平的。”

深呼吸了一口气,他缓缓念诵:

“歌德许……就是许导,歌德许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导演。早在戛纳时,他拿到金摄影机奖时,我就和相熟的朋友说过。我说他绝对不仅仅是小一号的张一谋。

而这一次的电影,他的执导风格愈发让我觉得我没有说错。

不知何时起,我觉得电影行业出现了一种怪圈。导演们拼了命的想要在电影里加入属于自己的想法,他们试图用一种非常隐晦的方式来左右观众的思绪。

让电影不再需要没个观众内心的认知,反倒变成了必须要按照导演的思路来行进,才能感受到这部作品独特性的奇特现象。

这是有违背艺术的核心观念的。

所以,这几年我越来越喜欢年轻导演的作品……这里其实他踩了一脚《必要的杀戮》,认为《必要的杀戮》这个电影拿阿富汗战争来当题材,是纯粹为了得奖而得奖的作品。意思就是很不喜欢导演这么做,偏偏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导演喜欢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作品扣上人权的帽子来……塑造金身。”

钟长友解释了一下:

“我没翻译,但大概意思是这样,所以他接下来的话会有些突兀的转折。”

“嗯嗯。”

许鑫继续在那听。

“和《必要的杀戮》比起来,《山楂树下》的完成度之高,让我这个对天朝电影越来越绝望的人产生了一丝获得救赎的想法。

歌德许是一位年轻的导演,但他的作品却非常成熟。

我原本以为这里面处处可以看到张的影子,但实际上并不是。这完全是一部歌德许自己的电影。

从拍摄技术上来讲,他赋予了这部片子各种浅显的色调暗示。

可事实上,这些暗示并不是如同我之前说的那样,希望观众跟着导演的想法来走。

不,许的电影里,所有的核心理念,都是在为电影服务。

我知道,这是很多青年导演的习惯。他们看了太多卡梅隆、看了太多诺兰乃至好莱坞的电影,觉得导演在剧组就是唯一的boss。

所以,在没有精进自己的导演技术时,太早的就染上了这种坏毛病。

这也是为什么不听劝的导演在度过新人时期后,就迅速陨落的主要原因。

他们觉得自己能凌驾于电影之上,也正是这种愚蠢的理念葬送掉了他们的天赋,让他们沦为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