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实至名归(第2页)

 
就像是在24号晚上,8部电影看完后,大家一起聚餐时,李明军借着酒劲说的那番话一样:

 
“有时候,在投资公司老总这个位置上待久了,连我自己都忘记了当初我是抱着怎样一种初心,投入到咱们华语影坛之中的。唉……这两天,坦白地讲,我个人受益颇多。很荣幸能与各位共事,这杯酒,我干了。”

 
一声叹息之中,是人过中年的蓦然回首。

 
又像是重燃梦想与热爱的浪子回头。

 
不管怎样都好。

 
所有人只是共同举杯,为这场最纯粹的初衷而感动着。

 
酒水清冽,酣畅淋漓!

 
……

 
25号上午10点,《丝绸之路电影节》线上票务预售活动开启。

 
2个小时,预约购票人数超过十万。

 
实付款人数超2万人。

 
包含西安附近所有旅游景点的680元套票购买人数超16000人,并且还在不断上涨。

 
套票+开幕式/闭幕式+电影节放映厅4000张1280元的通票全部售罄。

 
下午2点,各大影院同时承载电影节游客峰值而设定的10000张循环电影票售罄。

 
网络售票窗口就只剩下了看一场买一场票的预约购票业务。

 
但,根据在晚上时各个景点线上订票的反馈。

 
8月2日当天开始,到8月10号,保守估计,这8天时间,可能会给西安带来超过5万名游客的成绩。

 
乍一看,不多。

 
可要知道,暑期旅游旺季并非黄金周那样,旅游人数集中。

 
它相对碎片化。

 
这五万名游客能集中在8天的时间到来,对于西安的旅游产业而言,已经是一份优秀至极的答卷了。

 
……

 
7月31日。

 
丝绸之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放映厅内。

 
伴随着最后一部电影放映完毕,9位评审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这个月的后半程开始,伴随着丝绸之路电影节的各项举措开始进行,整个一个暑期,西安俨然成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热点。

 
兴许是国内许久没有出现过这种背后有官方支持,并且“味儿”还特别正的电影节了。

 
这次的丝绸之路电影节,从开启和西安各处景点联动开始,就不停的被人拿出来和国外的电影节比较。

 
同样的吝啬于奖项。

 
甚至连国人默认的最基本的“最佳男女配角”之类的奖项都没有。

 
一股子“欧洲味儿”。

 
而也正是这种古板到近乎于刻板的奖项,以及这种运营模式,被许多人寄予了公平公正的厚望。

 
当然了,唱衰的人也不少。

 
觉得以天朝的审核制度,就不可能出现特别深刻之类的片子云云……

 
两边的评论都挺极端的。

 
可也就是在这种舆论环境下,伴随着时间的临近,电影节的评审们也逐渐感受到了压力。

 
这些人,都是老油条了。

 
唱衰的人,他们其实倒无所谓。

 
都红了这么多年,谁没被骂过?

 
他们真正有压力的,是怕那些对他们抱着期望的人失望。

 
万一选出来的最佳影片不被认可怎么办?

 
选出来的男女影帝影后不被承认怎么办?

 
或者说的更极端……万一被人骂黑幕……又该怎么办?

 
虽然不至于影响心境,但……国内真的有好多人特别期待这第一届丝绸之路电影节。

 
因为这是正儿八经的“欧洲味儿”。

 
既然选择了不妥协,那么他们就必须要给那些抱以高要求的观众回应。

 
必须回应他们的期待。

 
而经过了半个月,三轮的观影完成。

 
其实,多多少少,大家已经有了自己心中各类奖项的合适人选。

 
那么……

 
“拿投票纸过来吧。”

 
张一谋说道。

 
很快,两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

 
一人手里提着一个装现金的手提保险箱,一人手里拿着几枚信封,以及一沓投票纸。

 
主竞赛单元奖项分别是:【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剧本】五种。

 
9位评委,每一轮9张票。

 
得票最多者获得奖项。

 
允许弃权。

 
而作为评审团主席,张一谋拥有1.5票。

 
很快,投票纸分发完成。

 
接着,另一名工作人员打开了现金手提箱。

 
手提箱里空空如也。

 
但一会儿在唱票完成后,最终结果会被写进信封,塞进手提箱里。

 
箱子会放到田双河办公室的保险库内,密码则由张一谋设定,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