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倒计时木兮娘
第60章 第六十章(第2页)
元狩帝:“你有心了。”
康王见元狩帝心不在焉,不觉奇怪,他这位皇兄最孝顺,去年没能大办太后寿诞便耿耿于怀,今年更是事事亲自过问,怎么这会儿不关心?
“皇兄有心事?可是跟赵宰执有关?”
元狩帝敲桌:“你上来看看这些奏折。”
康王从善如流,仔细看完三本奏折感觉不太对,连忙快速翻阅六七本奏折,心中大为震惊:“都是来替麻得庸求情?这麻得庸是什么人,有如此大能耐,竟能在十日之内便重新从广东运来一批英德石,还能从两浙粮商那里筹到二百万石粮食!”
元狩帝:“朕在意的是这份保奏名单,一百八十人,两江、广东和福建四省都有人。”
康王:“是朋党?可他一个七品判官,没甚门路,如何引得这么多人为他保奏?便是他上差洪州知府管文滨,我看也不见得能有这么多人保奏。”
元狩帝:“知道广东来的英德石是以谁的名义进贡吗?”
“借管文滨的名义,实际是昌平公主的孝心——”康王一惊,愕然地看向元狩帝黑沉沉的眼睛:“是昌平?”
元狩帝不语,便是默认的意思。
康王直觉奇怪:“管文滨和麻得庸都是昌平的人?为了一个麻得庸,暴露自己底牌,长公主不至于这么蠢。”
元狩帝:“她是在向我示威。人在江西,却能从广东送来英德石,又值太后大寿,进贡寿礼还偏要借管文滨的名号在太后那里卖惨。英德石沉河是意外,对昌平来说,说不得也是个好机会,而对太后来说,倾家荡产、费尽思量之人不是麻得庸,而是昌平。”
康王小心谨慎:“长公主此举是为何意?”
元狩帝吐出两个字:“回京。”
康王立即反应过来:“赵宰执不会同意。”
元狩帝:“所以他一大早亲自将这沓奏折送到我跟前,字字句句为麻得庸开脱,却是提醒我,这都是昌平的杰作!他还记着仇,但凡寻到机会,必会咬死昌平。”
康王:“可是长公主出这一招,就怕太后思女心切。”
元狩帝:“你还是不明白重点在哪里。”
康王:“啊?”
元狩帝沉重叹气:“朕实在不想和自己的亲妹妹闹得你死我活,更不希望太后平添伤心。但愿……但愿不会出其他波折。”
康王不是很明白元狩帝的惆怅,只以为他是担忧太后思女心切,届时无法平衡昌平长公主和赵府的关系。
***
九月底,太后寿诞,万事妥善,百官来贺。
慈明殿前,满院黄金菊,宫人出入频繁,而前殿搭起戏台子,已经有戏班子在台上唱,下方则坐着命妇和百官。
霍惊堂和赵白鱼也在其间,偶尔说两句悄悄话。
太后入场时,所有人跪下恭贺太后大寿。太后笑呵呵令人都起身,不必多礼,与民同庆的寿宴便都自在些。
这时有一群人鱼贯而入,为首是个英姿勃发的青年,身后跟着一群太监正推着一辆板车,车上放着一人高的笼子,笼子里关押一只漂亮得虚幻的白化孔雀。
赵白鱼:“早早便听闻六皇子从定州带了祥瑞回京为太后贺寿,想必便是他了。”
话音一落,那边英姿勃发的青年便跪在太后跟前行了个板板正正的大礼:“孙儿见过皇祖母,祝皇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叩了九下头才拜见元狩帝,礼数足到旁人没话说。
子孙都在身边,太后今日高兴得合不拢嘴,转头就对元狩帝说:“听闻江西来的奇石已经到宫里了?”
元狩帝早知她会问,便恭敬回道:“在慈明殿□□的小花园里,安置成一个假山。您要是想看,我这就带您过去。”
太后:“去看看吧。”
赵白鱼离得远,没听清他们说话内容,目送他们离开。
霍惊堂问他:“想去看?”
赵白鱼:“左右是他们的家事,我没兴趣。”话正说着,眼尖地瞥见元狩帝身边的大太监从前边一个院门拐进来,朝慈明殿的小花园走去,身后还跟着麻得庸。
“怎么会是他?”
霍惊堂:“嗯?”
赵白鱼:“是麻得庸。”
霍惊堂想了想:“押送英德石贡品结果船翻了,连累贡品和官粮一块儿沉河的麻得庸?他不是在刑部大牢等受罚?”
“事发后的十天内,他变卖家产重新运来英德石和超过二百石的官粮补还朝廷。”赵白鱼皱眉:“按理来说,以他的品级还没资格参加寿宴,何况这次是将功补过,更不可能被召进宫。”
能在寿宴当日被召进宫,百分百是准备嘉奖。
霍惊堂略一思索:“麻得庸是昌平公主的人?”
赵白鱼嘶了声:“你这大半年都在校场揍人吗?我什么都没说,你就知道了?”
霍惊堂:“官场无不透风的秘密,本来没多少人知道,但十天半月前弄出沉河这一出,至少昌平公主借管文滨的名义进献英德石这档事,想不知道也被迫知道了。能让太后失态,不计前嫌,召见麻得庸的理由,只有昌平公主。”
赵白鱼:“你说昌平公主做这出戏是为了什么?”
“除了低头示好想回京还能是什么?”霍惊堂单手撑着下巴,垂眸望他:“小郎如此挂怀,可是心有忧思?”
赵白鱼笑了笑,摇摇头:“我和公主并无母子情分。”
霍惊堂拍了拍赵白鱼的后脑勺,手掌滑到他的后颈处轻抚两下,无声安慰:“太后固然希望公主回京,全了母女情分,可惜赵府和公主没那么容易和解。只要陛下顾及赵府脸面,太后就不会不识趣地召回昌平公主。”
太后心里,皇帝分量重,大局更重。
“不过送英德石是融冰的过程,徐徐图之,至多两三年,下道大赦天下的政令就能迎回来。”
赵伯雍得被逼成什么样才会同意昌平公主回来?赵白鱼想不出原因,也懒得多想,将之抛诸脑后。
等寿诞结束,百官出宫,碰巧是元狩帝身边的大太监来送霍惊堂和赵白鱼二人离开慈明殿。
霍惊堂开门见山地问:“太后召见麻得庸时,行了什么赏?”
大太监赔笑:“倒没什么,便是江南一座园林、一栋宅子,良田千顷,再加上黄金珠宝若干,陛下则擢拔他为洪州通判。”
珠宝金银是太后赏赐,怕是借麻得庸赏给公主,倒是元狩帝直接让麻得庸当通判出乎意料。无论麻得庸阉人的身份还是其原本七品判官,都不够格担任通判,须知朝廷有令,历三任通判即可升为知府。
一州知府,五品大员,多少进士一辈子都挣不到这官职。
莫非元狩帝知道麻得庸是昌平公主的家仆,为了安抚太后,让昌平公主在洪州有人照拂,所以特地提拔麻得庸?
又或者是帮他制衡两江的昌平公主遇到麻烦,所以擢拔麻得庸帮她?
赵白鱼刮了刮鼻子,没有发表疑问。
大太监将这两尊佛送出慈明殿便马不停蹄地溜了,剩下两人走在宫道上,遇到六皇子一行人。里头有郑楚之,经淮南大案后,郑楚之低调许多,遇见赵白鱼至少表面客气几分。
康王见元狩帝心不在焉,不觉奇怪,他这位皇兄最孝顺,去年没能大办太后寿诞便耿耿于怀,今年更是事事亲自过问,怎么这会儿不关心?
“皇兄有心事?可是跟赵宰执有关?”
元狩帝敲桌:“你上来看看这些奏折。”
康王从善如流,仔细看完三本奏折感觉不太对,连忙快速翻阅六七本奏折,心中大为震惊:“都是来替麻得庸求情?这麻得庸是什么人,有如此大能耐,竟能在十日之内便重新从广东运来一批英德石,还能从两浙粮商那里筹到二百万石粮食!”
元狩帝:“朕在意的是这份保奏名单,一百八十人,两江、广东和福建四省都有人。”
康王:“是朋党?可他一个七品判官,没甚门路,如何引得这么多人为他保奏?便是他上差洪州知府管文滨,我看也不见得能有这么多人保奏。”
元狩帝:“知道广东来的英德石是以谁的名义进贡吗?”
“借管文滨的名义,实际是昌平公主的孝心——”康王一惊,愕然地看向元狩帝黑沉沉的眼睛:“是昌平?”
元狩帝不语,便是默认的意思。
康王直觉奇怪:“管文滨和麻得庸都是昌平的人?为了一个麻得庸,暴露自己底牌,长公主不至于这么蠢。”
元狩帝:“她是在向我示威。人在江西,却能从广东送来英德石,又值太后大寿,进贡寿礼还偏要借管文滨的名号在太后那里卖惨。英德石沉河是意外,对昌平来说,说不得也是个好机会,而对太后来说,倾家荡产、费尽思量之人不是麻得庸,而是昌平。”
康王小心谨慎:“长公主此举是为何意?”
元狩帝吐出两个字:“回京。”
康王立即反应过来:“赵宰执不会同意。”
元狩帝:“所以他一大早亲自将这沓奏折送到我跟前,字字句句为麻得庸开脱,却是提醒我,这都是昌平的杰作!他还记着仇,但凡寻到机会,必会咬死昌平。”
康王:“可是长公主出这一招,就怕太后思女心切。”
元狩帝:“你还是不明白重点在哪里。”
康王:“啊?”
元狩帝沉重叹气:“朕实在不想和自己的亲妹妹闹得你死我活,更不希望太后平添伤心。但愿……但愿不会出其他波折。”
康王不是很明白元狩帝的惆怅,只以为他是担忧太后思女心切,届时无法平衡昌平长公主和赵府的关系。
***
九月底,太后寿诞,万事妥善,百官来贺。
慈明殿前,满院黄金菊,宫人出入频繁,而前殿搭起戏台子,已经有戏班子在台上唱,下方则坐着命妇和百官。
霍惊堂和赵白鱼也在其间,偶尔说两句悄悄话。
太后入场时,所有人跪下恭贺太后大寿。太后笑呵呵令人都起身,不必多礼,与民同庆的寿宴便都自在些。
这时有一群人鱼贯而入,为首是个英姿勃发的青年,身后跟着一群太监正推着一辆板车,车上放着一人高的笼子,笼子里关押一只漂亮得虚幻的白化孔雀。
赵白鱼:“早早便听闻六皇子从定州带了祥瑞回京为太后贺寿,想必便是他了。”
话音一落,那边英姿勃发的青年便跪在太后跟前行了个板板正正的大礼:“孙儿见过皇祖母,祝皇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叩了九下头才拜见元狩帝,礼数足到旁人没话说。
子孙都在身边,太后今日高兴得合不拢嘴,转头就对元狩帝说:“听闻江西来的奇石已经到宫里了?”
元狩帝早知她会问,便恭敬回道:“在慈明殿□□的小花园里,安置成一个假山。您要是想看,我这就带您过去。”
太后:“去看看吧。”
赵白鱼离得远,没听清他们说话内容,目送他们离开。
霍惊堂问他:“想去看?”
赵白鱼:“左右是他们的家事,我没兴趣。”话正说着,眼尖地瞥见元狩帝身边的大太监从前边一个院门拐进来,朝慈明殿的小花园走去,身后还跟着麻得庸。
“怎么会是他?”
霍惊堂:“嗯?”
赵白鱼:“是麻得庸。”
霍惊堂想了想:“押送英德石贡品结果船翻了,连累贡品和官粮一块儿沉河的麻得庸?他不是在刑部大牢等受罚?”
“事发后的十天内,他变卖家产重新运来英德石和超过二百石的官粮补还朝廷。”赵白鱼皱眉:“按理来说,以他的品级还没资格参加寿宴,何况这次是将功补过,更不可能被召进宫。”
能在寿宴当日被召进宫,百分百是准备嘉奖。
霍惊堂略一思索:“麻得庸是昌平公主的人?”
赵白鱼嘶了声:“你这大半年都在校场揍人吗?我什么都没说,你就知道了?”
霍惊堂:“官场无不透风的秘密,本来没多少人知道,但十天半月前弄出沉河这一出,至少昌平公主借管文滨的名义进献英德石这档事,想不知道也被迫知道了。能让太后失态,不计前嫌,召见麻得庸的理由,只有昌平公主。”
赵白鱼:“你说昌平公主做这出戏是为了什么?”
“除了低头示好想回京还能是什么?”霍惊堂单手撑着下巴,垂眸望他:“小郎如此挂怀,可是心有忧思?”
赵白鱼笑了笑,摇摇头:“我和公主并无母子情分。”
霍惊堂拍了拍赵白鱼的后脑勺,手掌滑到他的后颈处轻抚两下,无声安慰:“太后固然希望公主回京,全了母女情分,可惜赵府和公主没那么容易和解。只要陛下顾及赵府脸面,太后就不会不识趣地召回昌平公主。”
太后心里,皇帝分量重,大局更重。
“不过送英德石是融冰的过程,徐徐图之,至多两三年,下道大赦天下的政令就能迎回来。”
赵伯雍得被逼成什么样才会同意昌平公主回来?赵白鱼想不出原因,也懒得多想,将之抛诸脑后。
等寿诞结束,百官出宫,碰巧是元狩帝身边的大太监来送霍惊堂和赵白鱼二人离开慈明殿。
霍惊堂开门见山地问:“太后召见麻得庸时,行了什么赏?”
大太监赔笑:“倒没什么,便是江南一座园林、一栋宅子,良田千顷,再加上黄金珠宝若干,陛下则擢拔他为洪州通判。”
珠宝金银是太后赏赐,怕是借麻得庸赏给公主,倒是元狩帝直接让麻得庸当通判出乎意料。无论麻得庸阉人的身份还是其原本七品判官,都不够格担任通判,须知朝廷有令,历三任通判即可升为知府。
一州知府,五品大员,多少进士一辈子都挣不到这官职。
莫非元狩帝知道麻得庸是昌平公主的家仆,为了安抚太后,让昌平公主在洪州有人照拂,所以特地提拔麻得庸?
又或者是帮他制衡两江的昌平公主遇到麻烦,所以擢拔麻得庸帮她?
赵白鱼刮了刮鼻子,没有发表疑问。
大太监将这两尊佛送出慈明殿便马不停蹄地溜了,剩下两人走在宫道上,遇到六皇子一行人。里头有郑楚之,经淮南大案后,郑楚之低调许多,遇见赵白鱼至少表面客气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