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憋在心里的话(第2页)

 
见老夏站在方翰民一边,主管财务的老周和分管基建后勤的梁副厂长也先后表态,“是啊,咱们没有选择余地,能找到临床试验合作单位就不错了,主动权在人家手里,给志愿者提供一份商业保险,这笔钱应该出。”

 
会场气氛再次沉寂下来,但老王还未表态,方翰民直接问道:“王厂长,你也说句话吧,支持还是反对?”

 
老王十分冷淡地说:“大家都表明了态度,我说不说话重要吗?”

 
“涉及动用资金的事,既然你今天出席了会议,支持还是反对,你必须表明态度。”

 
“我弃权,这总可以吧?”老王没好气地说。

 
“弃权?”方翰民想了想,“当然没问题。但是,我希望有话说在明处,有什么意见当面提出来。今天的事大家都看到了,是你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权利,以后你可别节外生枝啊!”

 
“什么节外生枝?我不懂你的意思。”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咱们正大光明地做事,而且是领导班子绝大多数成员通过的决议,班子内部的人以后最好不要往纪检部门写举报信,免得给人家的工作增添麻烦。”早就憋在心里的这几句话,方翰民终于说出来了。

 
老王先是一怔,然后涨红着脸说道:“你、你把话说清楚,谁给纪检部门写举报信了?”

 
“谁给纪检部门写过信,谁心里清楚!我又没指名道姓,你着什么急呀?”方翰民若无其事地看着对方。

 
“你这叫无中生有!”老王气急败坏地说。

 
“好啦!我只是提醒大家,做事要光明磊落,看把你急成这样,莫非真的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方翰民揶揄道。

 
“你......”因为被方翰民嘲弄,老王气得脸色铁青,但他毕竟做过亏心事,自知底气不足,只好站起身来,拂袖而去。

 
原本马上就要结束的会议议题,因为方翰民的几句话,他跟老王之间再次爆发争执,这让班子里的其他成员莫名其妙,不过,他们很快听出了事情的起因。

 
方翰民突然提及他被纪检部门调查的往事,本想借机敲打一下王副厂长,没想到老王做贼心虚,主动对号入座,更加坐实了他那次向纪检部门写举报信的事实。

 
当时很多人都感到奇怪,技术中心因为购买仪器设备的需要,经领导班子内部决定和上级主管机构批准,预支了一笔科研经费,本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却受到纪检部门调查,想必是被人举报了,但除了方翰民自己,谁也没想到老王是举报人。

 
联想到王副厂长跟方翰民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其他几位班子成员认为,老王写举报信倒也合情合理,毕竟他有那样的动机,也只有他才能做出那种事。

 
望着老王离去的背影,方翰民投去轻蔑的目光,“好吧,既然王副厂长主动弃权,关于临床试验经费支出的事就这样定了。下一步各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为临床试验开绿灯,争取早日得到临床疗效数据,为仿制药全面上市打下坚实基础。”

 
......

 
销售科长许昕对收到的十几份标书进行初步筛查后,确定六家药企作为仿制药制剂生产的候选合作单位,其中包括跟方翰民打过多次交道的海华制药公司。

 
根据程序,许昕通知六家药企派代表到红星制药厂,参加将于近日举办的招投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