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鉴宝师青云在眼前

第259章 瓮牖图卷的临摹作品(第2页)

    是又经商、又当官儿的子贡,最穷的两个学生,一个是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另一个就是原宪,这三个人都是孔子的优秀弟子。

    元代赵孟頫画的《瓮牖图》,讲的是孔子去世后,子贡去看望原宪的故事,原宪的土墙柴门外,器宇轩昂的子贡,紫衣长剑、锦带飘飘,大驾光临。林如海说到这里,指了指画中最右边三人中的主角子贡。

    又道,本是同门师兄弟相访,但是最前面,子贡有随从上前代为叩门,站在最后、手捧礼盒的侍从,心神不定的向后张望,放心不下他们停在路旁的豪车。

    子贡旁边手持铜如意的侍卫,则更关心后面侍从手中的礼盒儿,别有什么闪失。柴门之外的世界,处处可见金钱、财富和地位,对人的心理和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土墙之内,则是一片清苦景象,茅屋草檐下,葫芦高悬,彰显主人的高逸气质,一个破损的陶瓮,嵌在了茅屋的土墙里,既当门又当窗,两根木棍儿支起的席帘,即使门帘也是窗帘。

    瓮口之内面目清瘦,身着补丁衣衫的原宪手捧书卷,听到有人敲门,正向门口张望,清贫至此仍能一心读书。

    柴门之外,是一个平凡的世俗世界,土墙柴门之内,则是一介儒生安贫乐道、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推门之后,师兄弟两人相见会是怎样的场景呢?画中没有表现,留给了观众想象空间。

    安贫乐道很好,为富且仁也不错,贫不谄媚、富不骄横,只要以德为贵,都是好兄弟。赵孟頫的创作意图想得多么深远!

    说到这里,林如海看看陈祖泽,道,沈周临摹赵氏的《瓮牖图》,马车、篱笆,甚至子贡衣服的颜色,均与赵孟頫的《瓮牖图》不同。

    但是,沈周临摹的这副作品,人物的心境、神态却与赵氏是相同的,他临摹的是赵孟頫画作的神韵,而非表面的这些景象,这与伯乐相千里马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怎能不让人感慨呢?

    林如海说完,看着画作又啧啧赞叹,他一点都没有做作,此时此刻,他真的为这高超的艺术表现所折服。

    苏芷凝看此刻的老公,想起了那次在韩雅庄园鉴宝的过程,她其实就是那时候喜欢上林如海的,完完全全的一副高人洒脱做派。

    苏海君见此,想起了林如海在他书房鉴宝的事情,那种指点江山的超凡气质让人印象深刻,围观众人看不明白,也听不明白,但不明觉厉。

    陈祖泽听完,感觉莫名的震撼,便仔细地观画。

    这时候有人问,林先生,那么这

    幅画能值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