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鉴宝师青云在眼前

第397章 宣德洒蓝釉瓷(第3页)

    辛老头、韩荣国和邓玉龙一起观摩林如海拿来的大碗,大碗高约十一二厘米,口径二十多厘米,敞口,腹下渐收,矮圈足内有大明宣德年制青花双圈楷书款。

    看了一会儿,邓玉龙惊讶道,宣德年的?不记得有这种碗啊?这碗挺奇特,这釉色和胎体我从未见过。

    这外表粗糙的好像七八十年代生产的那种老海碗,呵呵。韩荣国笑道。筆趣庫

    辛达对林如海笑道,你用多少钱买的?

    林如海道,三万。

    韩荣国邓玉龙都看不出所以然,几个人便看辛老头,老头回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旧书《瓷器大全》,翻了起来,半晌,他看着林如海激动道,莫非是宣德洒蓝釉瓷?

    林如海点点头,道,我看像。

    今天捡漏这个宣德洒蓝釉瓷碗,林如海终于显露了一点科班出身的优势,和韩荣国、邓玉龙一样,他从未见过这种碗,但他上学时候在书上知道这种瓷器的存在,而即使天分很高、半路出家未受过系统学习的韩、邓二人,却完全不知道宣德洒蓝釉瓷。

    即使是知识经验广博的辛老头,也要翻书才能知道是什么东西。

    在明朝制瓷业的历史上,有一种颜色釉瓷器,虽系出名门、为宫廷御用窑厂烧造,却一直不像它的其他伙伴那样受到追捧,它就是极为罕见的洒蓝釉瓷器。

    人们对于洒蓝釉瓷器认知度不高,不是因为其不够珍贵,恰恰是因为它的存世量太过稀少,难得一见,才使得人们对它的认知有限。

    洒蓝釉瓷器属名贵窑器,于宣德时期为景德镇所创烧,之后不久便停烧了。因其在浅蓝底上有水迹般的深蓝色斑点,犹如洒落的蓝色水滴一般,故称洒蓝。

    洒蓝釉制品的烧制工艺较为特殊,首先上白色釉,在烧成的白釉上用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于是形成了薄厚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底如同飘落的雪花,也因此,洒蓝釉又被称为雪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