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鉴宝师青云在眼前
第563章 番外(十八)谁之过?
林如海瞥了洋鬼子们一眼,看向跪在地上的关老二,刚刚在外边,他已经听到了里边在说起圆明园的事情,便对关老二问道,“你是谁?”
关老二来报告的目的,就是引洋人去圆明园抢劫,然后自己趁机浑水摸鱼,当然洋人拿大头,他一个人即使用尽全身力气也拿不了太多,但没有洋人去抢劫,他一个人也不敢去呀。
这当然是出卖祖宗,是满奸,但关老二连皇帝都痛恨上了,哪还顾得了那么许多?自己先发财吧,至于国家利益云云,他根本已经不在乎了。
事情正进行的顺利,洋大人也非常感兴趣,没想到突然间杀出几个人,袭击了洋大人,还询问自己,关老二有点怕,嗫嚅着不敢言声。
这时候,龚橙对林如海淡淡道,“他要带着英法联军去抢劫圆明园。”
林如海看看龚橙,问道,“阁下是?”
“龚橙。”
林如海眯了眯眼睛,上下打量他一下,然后转头对关老二道,“你是旗人?”
关老二茫然地点点头,林如海哦了一声,他想起一段历史公案。
在曾经的历史上,条约签订,英法退兵后,清廷开始追查火烧圆明园的整个过程,后来流行的说法是英国公使额尔金的翻译龚橙献策抢烧圆明园,随后,这个二鬼子亲自引联军进入圆明园,然后就有了那场震惊中外的大火。
但正史上从未有龚橙引英法联军抢烧圆明园的记载。
况且,1860年10月7日上午,先到圆明园的是法军,英军因为迷路第二天才到,如果是龚橙领路的话,不可能有迷路一说,应该是英军先到才对。而且抢圆明园的最开始是法军,而后英军跟着抢夺,若有人引路,英军会如此的高尚和绅士吗?
还有一个说法,来自于光绪年间杨云史在其著作《檀青引?序》中记载:奸民关某,导联军劫圆明园,珠玉珍宝尽出……朝廷稍稍闻圆明园之毁,祸由关某,下狱穷治,诛之,籍其产,以赐文丰家属焉。
就是说是奸民关某领路,带着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后来朝廷杀了关某,将他所有的财产没收,赐给了投湖自尽的管园大臣文丰家人。
但后来这个说法被禁,因为关某是旗人,朝廷不能允许满人带路这种对清朝不利的说法,于是变成了汉人带路,汉人龚橙就在洋鬼子阵营里,于是直接就把大帽子扣在他头上了。
陷害龚橙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他是忧国忧民,受人敬仰的龚自珍的儿子。
龚自珍是诤臣名人,很得清廷厌
恶,正好拿他的儿子来埋汰他侮辱他,况且,龚橙在英法公使与恭亲王的谈判中,对朝廷表现的没有一点恭敬和怜惜,将帽子扣到他头上也不冤屈。
关老二来报告的目的,就是引洋人去圆明园抢劫,然后自己趁机浑水摸鱼,当然洋人拿大头,他一个人即使用尽全身力气也拿不了太多,但没有洋人去抢劫,他一个人也不敢去呀。
这当然是出卖祖宗,是满奸,但关老二连皇帝都痛恨上了,哪还顾得了那么许多?自己先发财吧,至于国家利益云云,他根本已经不在乎了。
事情正进行的顺利,洋大人也非常感兴趣,没想到突然间杀出几个人,袭击了洋大人,还询问自己,关老二有点怕,嗫嚅着不敢言声。
这时候,龚橙对林如海淡淡道,“他要带着英法联军去抢劫圆明园。”
林如海看看龚橙,问道,“阁下是?”
“龚橙。”
林如海眯了眯眼睛,上下打量他一下,然后转头对关老二道,“你是旗人?”
关老二茫然地点点头,林如海哦了一声,他想起一段历史公案。
在曾经的历史上,条约签订,英法退兵后,清廷开始追查火烧圆明园的整个过程,后来流行的说法是英国公使额尔金的翻译龚橙献策抢烧圆明园,随后,这个二鬼子亲自引联军进入圆明园,然后就有了那场震惊中外的大火。
但正史上从未有龚橙引英法联军抢烧圆明园的记载。
况且,1860年10月7日上午,先到圆明园的是法军,英军因为迷路第二天才到,如果是龚橙领路的话,不可能有迷路一说,应该是英军先到才对。而且抢圆明园的最开始是法军,而后英军跟着抢夺,若有人引路,英军会如此的高尚和绅士吗?
还有一个说法,来自于光绪年间杨云史在其著作《檀青引?序》中记载:奸民关某,导联军劫圆明园,珠玉珍宝尽出……朝廷稍稍闻圆明园之毁,祸由关某,下狱穷治,诛之,籍其产,以赐文丰家属焉。
就是说是奸民关某领路,带着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后来朝廷杀了关某,将他所有的财产没收,赐给了投湖自尽的管园大臣文丰家人。
但后来这个说法被禁,因为关某是旗人,朝廷不能允许满人带路这种对清朝不利的说法,于是变成了汉人带路,汉人龚橙就在洋鬼子阵营里,于是直接就把大帽子扣在他头上了。
陷害龚橙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他是忧国忧民,受人敬仰的龚自珍的儿子。
龚自珍是诤臣名人,很得清廷厌
恶,正好拿他的儿子来埋汰他侮辱他,况且,龚橙在英法公使与恭亲王的谈判中,对朝廷表现的没有一点恭敬和怜惜,将帽子扣到他头上也不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