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这实在是盛情难却啊(第2页)

    没闲着。

    陆家这边的瓜果蔬菜都收回来之后,她又去了几次灵溪社区。

    最近陆氏的员工们都在灵溪那边的农场搞团建,帮忙把地里已经成熟的南瓜、冬瓜、土豆、红薯之类的都收回来。

    还有已经不开花结果的辣椒秧、茄子苗、番茄苗之类的,也要把剩下的果子都摘掉,秧苗也拔出来扔掉。

    空出来的地,江梦筠打算翻耕一遍,贫瘠点的地方种上绿肥,肥沃点的地方,撒播一些荠菜、蒲公英之类的野菜。

    这些野菜不需要怎么打理,只要播种完之后那段时间,隔几天浇一次水,确保野菜能顺利发芽,剩下的,就让它们自然生长吧!

    到了冬天,他们就有荠菜饺子和蒲公英沙拉吃了。

    这边正忙着呢,那边,潘晓月也顺利接到了村里的三个小妹妹,带着她们过来找江梦筠了。

    这三个女孩子都是潘晓月的本家,最大的那个十五岁,叫潘晓雅,中间那个十四岁,叫潘晓冬,还有一个比她小几个月的,也是虚岁十四,叫潘晓云。

    “我们那边都是按辈分起名字的,别看她们三个都比我小,但是跟我都是同一辈的。”潘晓月解释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也是农村长大的,我们那边还有刚断奶的祖爷爷和七十多的大侄子呢。”江梦筠笑了笑,又问她们三个平时在家里都会做些什么。

    潘晓雅是家里最大的姐姐,种地喂猪做家务,甚至照顾孩子都会。

    潘晓冬也说自己会种地,她家里因为地少孩子多,种的粮食不够吃,还养了鸡和羊,都是她和两个姐姐在照顾的。

    相比之下,潘晓云是这三个里面唯一一个“有特长”的——

    她会踩缝纫机做衣裳。

    “晓云她姐以前就是在服装厂打工的,她说会踩缝纫机就能拿高工资,所以教了晓云两年,后来她姐嫁人了,婆家那边管得严,就没回过娘家这边了。”潘晓雅帮忙解释道。

    江梦筠了然地点了点头。

    什么“婆家管得严”啊?

    估

    计是潘晓云的爸妈要的彩礼太多了,等于是把女儿直接卖给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