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非洲大兄弟的工地日常

    白手巾和一群混混行走在去码头工地的路上,心里有些期待,也有些忐忑。

    他是本地土著女和一个欧洲来的海员生下的孩子。

    白手巾的生母,曾经是某个繁华码头附近的草棚女。

    在这片女人很难找到什么正经工作的地方,假如吃不了种地的苦,那就只能吃别的苦了。

    白手巾的母亲身材纤细,怎么也吃不胖(也有可能是根本没得吃),这种身材,在非洲大陆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不够强壮的女人,就连农场都不会要她们。筆趣庫

    迫于生计,白手巾的母亲就只能在码头附近搭建了一个草棚子,和其他住在这里的女人们一样,靠出卖身体换取食物。

    白手巾的名字便来源于此。

    据他母亲说,有一次一艘远洋巨轮遭遇事故,停泊在码头维修。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个个头矮矮但是非常白皙的欧洲船员,几乎每天都来找她。

    白手巾的母亲大概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怀上的。

    那个船员临走的时候,给了他母亲一块洁白的丝绸手巾,说下次路过再来看她。

    只可惜,后来她等了很多年,直到白手巾都能跟码头的小混混打架了,这个船员都没有再路过这里。

    做这一行的都短命。

    母亲很快就死了,白手巾也变成了孤儿。

    他本来想继续住在码头的,但是经常会有一些喝醉了的壮汉闯进来,有一次白手巾差点就失去了清白。

    后来他就逃到了现在住的这个地方,跟随他们的“老大”一起混日子。

    老大说要一起去新的码头,白手巾不敢不听话,同时心里还有些期待。

    万一能遇到他那个船员爸爸呢?

    听说白人船员都很富裕,如果遇到爸爸就好了,或许可以请爸爸给他留一笔钱。

    他不贪心的,只要一小笔钱,能让他盖一间泥砖房就行了。

    有了房子,他或许就能去找村里的寡妇胖花,请求她嫁给自己了。

    怀揣着美好的希望,混混们终于抵达了新的码头工地。

    这里还是一大片荒滩,远离海边的地方,已经支起了十几个草棚子。

    旁边还有两排蓝顶白墙的活动板房。

    他们认识这种漂亮又轻巧的房子,听说可以随时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