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江神农霸总附体(第2页)

    不然为什么那么多诸侯,居然没一个站出来劝谏周幽王的?

    咳嗽一声,刘三军充分发挥了“拿来主义精神”,直接把江梦筠之前和他老婆商量的那些脑洞重新整理完善了一下,并且针对老板要提高当地就业率的要求,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之前在江省管理育种基地的时候,除了基地会在当地招聘固定员工之外,还和一些有条件的村集体签订了订单化种植合作协议。”

    “简单来说,就是由各村集体把自己村里的闲置土地集中起来,成立农业合作社,再以合作社的名义,和我们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从基地拿订单,分发到村民手中。”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农民再像以前那样,盲目种植,最后却因为市场大环境不好,损失惨重。”

    “订单化种植就这点好,农民只要付出了汗水和努力,按照基地的要求种植指定的农作物,只要收获的种子达到收购要求,就能拿到一笔稳定的收入。”

    “就像美兰姐他们村那样?”江梦筠笑了笑。

    其实这种订单化农业模式,在华夏已经不算是什么稀罕事了,很多地方都在做。

    但说实话,这里面大多数农业公司,都是挂羊头卖狗肉,说是借着农业订单化,让老百姓能安安稳稳地赚钱,实际上很多都是打着订单合作的名义,巧立名目的要求种植户购买他们指定的种子、肥料和农药之类的。

    稍微有良心点的,等农民辛苦一年可以采收了,他们按照合同价格把农民的东西给收了,这样农民确实能旱涝保收的每年赚点辛苦钱。

    要是遇到那种“打一枪换个地方”的农业公司,签合同的时候说得好好的,等种子肥料都卖出去了,真到了收获的季节,肯定会在收购这个环节各种挑剔,反正就是一口咬定农民种出来的农产品不符合他们的收购要求。

    就是欺负农民文化水平低、不懂法,在合同上玩儿陷阱游戏,挖坑给农民跳呗……

    因为这帮可恶的骗子,很多正经的农业公司风评遇害,现在想  再去地方上寻求合作,都要想办法先找官方背书了。

    这也是为什么刘三军提出直接和村集体合作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