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旱之年心不慌(第3页)

    榆林村的收成没保证,但是张村长一点儿不虚,走路都带风。

    为啥?

    早在入夏发现的确旱的厉害后,铁三角开会讨论后做了个重大决定。

    那就是,拔苗种菜。

    榆林村有一部分田地是在水井附近,那部分可以通过浇水保证收成,这部分的收成交公社足够。剩下其他浇不到水得凭天收的地方,干干脆脆的全给拔了。让村民们全都拔了之后种菜。

    也就是铁三角对榆林村绝对的管理,村民们对他们也绝对的服从,哪怕一些人不解为什么,但是也都老老实实的听话。

    春天的时候种的菜再加上后面补种的。量大到让人咂舌。

    对榆林村的做法,有的村子看热闹,有的偷偷的学。

    公社派人过来了解的情况,但是张村长表面答应的好好的,背后该干嘛干嘛。他家里三个军人且还都是军官,在公社领导跟前也有份量,那边也不敢强管。最后就听之任之了。

    现在不少菜已经可以收了。豆角、地瓜都晒成了干,储存起来,白菜也是晾晒成干白菜。

    毫不夸张的说,榆林村人光吃菜,也绝对饿不死了。。

    更何况,他们榆林村现在可不是全靠土地吃饭了呢。

    他们现在有缝纫社还有食品厂。

    食品厂就是原本打算做的咸菜厂。在最初分了一部分面积出来做粉条。毕竟村里土豆地瓜种的多,原材料实在是太丰富了,不做都浪费了。

    最开始只想着自己做了好储存,也更好吃一些。

    粉条是土豆做的,但是吃了不像是老吃土豆那样烧心。放点儿酱油醋就挺好吃的了。

    在北方粉条可是万能配菜。甭管你是酸菜、白菜、干白菜还是土豆、地瓜、大萝卜,谁和粉条都能一锅炖,还都好吃。

    后面陈雁来给了一些制作建议,最后做出来的成品比他们按照土法子做出来的好很多。质量好到比供销社里买的还好。

    白会计动了心思,让赖二狗把这些粉条拿到供销社里去问问他们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