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压腰钱(第3页)

    榆林村的习俗是,压腰的钱是要立马拆开给众人看的,压腰的越多代表着底气越足。

    赵小玲打开红包,发现缝纫社里是五十,陈雁来给的里面是六十六块钱。

    “这也太多了。”当地村里人随礼,普遍是两块钱,五块就不少了,十块就已经很多了。直近亲属二十快就算很可以了。结果陈雁来直接给包了六十六。这礼可以说是非常之大了。

    “唉,这可不兴退啊,作为姐妹,我祝福你和二狗以后,幸福顺遂。你在咱们村里没娘家,不嫌弃的话,我就是你的娘家人,缝纫社就是你的娘家。”

    赵小玲看着眼前眉眼都是笑意的姑娘,嘴唇嗡动了几下,红红的眼圈马上就要掉下泪来。

    她知道,陈雁来这是真正的在给她撑腰呢。

    其实村里很多人家都不愿意娶知青,一来因为知青文化高且不怎么会干农活,有些人家会怕好不容易娶的媳妇不能干活还养不住。这二来呢放就是觉得知青没娘家,觉得没帮衬。

    而现在,雁来说她就是她的亲姐妹,缝纫社就是她的娘家,这无疑是彻底堵住那些碎嘴婆娘的嘴了。

    “新娘子,大喜的日子,不兴哭啊,妆花了就不好看了。”梳头娘善意的劝解着。

    做他们这行的,话不能多,但人得灵透。她来到这儿就知道陈雁来是这偌大的缝纫社的社长,这老些人都在她手底下讨生活。这样的人能给新娘子这样大的礼,给予了这样体贴的心,这可是非常难得的。

    不说别的,单就这一份底气就足够她生活的很好了。

    赵小玲赶紧仰起头,然后往脸上扇风,想把那不争气的眼泪给憋回去。

    到最后,雁来还是划过了脸颊,没办法,梳头娘又给补了妆。

    这时候,缝纫社其他人也给了压腰钱。

    “咱们没社长那么多,但也是姐妹们的一点心意。每个人都是六块六,倒是和社长想到一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