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檀记事荆棘之歌

第1509章 热闹食堂(第2页)

这话一讲,好几个小孩都叹了口气。

恰在此时,蒋师傅招呼起来:“来来来,吃饭了。”

大家拿着号码牌去排队打饭,此刻倒没人再计较那30块钱的餐费,反而是自己带饭的那家,老太太盯着面前准备的吃食,忍不住纠结起来:

“早说这家聘残疾人,我就不带吃的了……一个人收30,咋赚钱呢?”

儿媳妇也犹犹豫豫:“妈,要不咱也尝尝吧?来都来了,这反正也坏不了,留晚上吃吧。”

就当做公益了。

婆媳俩对视一眼,下一秒赶紧收拾起桌上的卷饼,二话不说就去扫码了。

与此同时,前面排队的人却忍不住惊呼起来:“哦哟!这个菜好鲜啊!”

虽然还没吃到嘴,可那一大盆的米汤煨豌豆尖儿汆丸子汤,绿是绿,白是白,看着就鲜嫩啊!说是4个菜,甜咸各一个汤,主食大米饭,可万万没想到,大锅菜做出来居然还色香俱全。

大伙儿端着盘子踟蹰着,蒋师傅还在旁边吆喝着:“一样来点儿,都尝尝,吃不饱再加。别一下打多了,浪费可不好。”

他这么吆喝着,前边儿的人也听话,从豌豆炒肉末到莴笋焖罐肉,一个不落都打了,豌豆尖汆丸子汤也没落下。

只有打银耳汤的时候帮厨提醒道:“这银耳是特供的,不建议先喝这个,影响吃饭,可以吃饱了再来喝。”

嘿!

真稀奇啊!

有人听话,就有人叛逆,于是立刻有人凑过来:“我倒要尝尝凭啥敢说是特供。”

这倒没人拦着,于是一人盛了一碗,先拿着勺子去边上慢慢儿喝去了。

这银耳汤用的自然是今年新产的银耳碎末,论形状自然是没啥形状可讲,里头一把微红的枸杞零星能看到,还有一些莲子和花生。

除了碎了点,跟其他银耳汤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一旦开始,那叫一喝一个不吱声了。

两人慢条斯理地品着银耳汤,仿佛是在喝着什么琼浆玉液。而这边打饭的人并没有在意他俩,只是不断赞叹着这山中蔬菜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