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祝融很欣慰,眼眶里流出了老父亲般的眼泪(第2页)

    辕是不信这种话的,他也跟神农一样,对人皇之位抱有极大的渴望。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的为人族兴旺事业而努力。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在神农继位以后,他通过各种途径打听、试探,中医的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当年伏羲并没有说谎,他说的是大实话,十足真金般的大实话。

    你看看神农,这货原来野惯了,现在却哪里也去不了,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比狗都累。

    反观伏羲呢?每日各个部族巡游,闲来无事还喝点小茶水,那日子可以说相当滋润了。

    而轩辕毕竟还是个小孩子,他不喜欢被束缚,喜欢自由自在四处玩耍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轩辕也不傻,或者说他的思想很成熟。

    他并不知道李昊提起装傻的事儿仅仅是是怀疑,或者说试探而已。

    他只觉得李昊已经将事情调查的一清二楚了,不想拆穿,在这提醒自己呢。

    于是,挨了几顿打,轩辕也学乖了,心态也放平了。

    毕竟既然被选中了,反抗是做不到了,那就只能尽可能地接受,早点完成自己作为人皇的任务后,再好生享受生活便是了。

    就这样,轩辕开始学习,也如同当年的伏羲、神农一般,如同一块海绵样的吸收着各种知识。

    与此同时。

    神农和伏羲也没忙着,神农创造了货币体系,以及丈量田地的方法。

    从那以后,在轩辕印象里比狗都累的神农,其实早已经清闲下来,开始继续他补全神农本草经的大业了。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说是人皇事无巨细都要处理,可不同于伏羲时期的各自为战,神农时期的人族已经抱团完成,且并无外患困扰。

    真正让人糟心的也不过是贸易往来,有人想要一头牛,却只能用两只鸡来换。

    或者是两家都认为对方使用了自己的耕地,因此便大打出手。

    总之,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且非常非常的多,这才让神农焦头烂额

    神农看着越来越多,怎么也处理不完的小事儿,绞尽脑汁想到了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就是之前的货币和尺子,有了这两样东西,自然也就不会有事情再困扰神农了。

    而正相反,被轩辕认为整日游山玩水,不亦乐乎得伏羲,实则却要辛苦劳累的多。

    他四处游历,为的是建立起重要的防御工事,最好是能弄成一个易守难攻的堡垒那就更好了。

    为了这些,他需要规划好一切,并劝说距离较远的人族向目的地靠拢。

    他的目的嘛,自然是学习巫族当年的经验,把弱小者先保护起来,由强者来对付外敌。

    不过,若是强者也对付不了的话,也会安排他们撤退,保存香火,使人族生生不息也相当重要。

    到了这里,就不得不说,轩辕心性成熟,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无法透过表象看本质。

    当然,也没有人会去给他解释,无论是巫族,还是伏羲、神农,所有人要的都是轩辕自己明白过来,只有这样,他才能够顺利成长。

    就这样,时间飞逝,一转眼,五

    百年就这样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