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针砭时弊(第2页)

  大周从十年前在各城市建立学校,就开始教授语文和数学,辅之以体育和音乐,之后进入封建时代,更是直接将地球上的初中物理和化学搬了出来,成为各级学校的必学科目。

  现在大周实行的也算是科举制,各地考生需要经过乡试、县试、郡试和殿试,乡试过后可成为教师,县试过后可成为刀笔小吏,郡试过后可入仕做官,而殿试过后可直接担任各部官员,或者进入科学院担任研究员。

  其中乡试和县试都在本地进行,郡试和殿试则在首都进行。

  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因为当今社会发展不成熟,交通成本太高,无法做到一份考卷同时发布同时监管。

  而且在大周国内识字率还非常低,每一名知识分子都是宝贵的财富,都需要收为己用,无法像后世那样大学生多如狗,多到只能让大学生自由择业。

  这一教育体系也是陈飞和诸葛亮、萧何等人共同研究出来的,陈飞本以为可以顺利运行下去,却没想到还是出了纰漏。

  正如那两名食客所说,陈飞忽略了大周极速扩张带来的不便和影响,天下各国实行的教育有很大不同,现在要按照大周的标准进行考试,对那些刚刚吞并的领土内的考生们很不公平。

  想到这里,陈飞起身走到那桌人面前,笑着拱手问道:“二位,这桌饭菜我请,想与二位探讨一下,不知二位可否赏光?”

  那二人一听,心中暗道还有这种好事儿,顿时眉开眼笑,那李姓学子笑道:“来者是客,阁下衣着华贵,必然不是常人,快快落座,与我等共饮一杯。”

  陈飞笑着坐下,与二人客套了一番,问道:“我刚才听二位针砭教育的时弊,颇有所得,不知道二位可否有解决之道?”

  这两名学子,一人名叫李跃,乃是荆州人,一人名叫宋翔,则是关中人,年岁都比陈飞要小,都是年轻气盛之辈,胆大包天,当即侃侃而谈:“教育之不便,已经积重已久,想要彻底根治,就必须大刀阔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