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出使辽国

    今年的大宋日子不好过。

    由于气候骤变,夏季干旱,导致庄稼收成欠佳。

    不过很快又暴雨不断,全国灾情严重。

    幸亏萧毅引进了几种现代作物,才不至于颗粒无收。

    前几年的丰收,也将粮仓填得满满的。

    但许多百姓也流离失所,生活窘困。

    尤其文官们接手银行后,不懂经济原理,增发了许多货币。

    粮食欠收,加上物价飞涨,部分地区出现了零星的灾民作乱。

    时任左、右仆射的何执中和张商英,调集了大量粮食赈灾。

    同时剿抚并用,派出禁军平乱。

    这期间,萧毅推荐的名将们纷纷崭露头角。

    徽宗看奏报时,觉得一些人的名字眼熟,想起萧毅的推荐奏章,让内侍从存档中取来对比,萧毅举荐的人竟悉数在列。

    徽宗感慨:毅哥儿伴随朕日久,这识人的手段都学了去!此次平乱,他举荐的这些人都得用!

    不但得用,还能大用。

    因为萧毅举荐的都是有功名的武将,是文臣!

    宋朝的大环境使然,武将注定得不到重用。

    别看萧毅现在品级不低,但权力还真不算大。

    殿前司是三衙之一,已经算禁军的最高机构了,但一点兵权都没有!

    调兵的权力在枢密院,可那里都是文官。

    殿前司只有训练兵士和保卫京师安全的职责。

    萧毅向徽宗说明:这些人本就是大才,只是不肯依附权相蔡京,所以才被埋没。

    徽宗只是懒,并不是真傻,这会儿也知道自己被蔡京忽悠了。

    ……

    财权被夺,徽宗觉得对不住萧毅,想在官职上对他进行补偿。

    但最近几年萧毅的官升的着实太快,赵佶有点心虚,怕大臣们又怼他。

    最后他决定还是用老套路——刷战功吧!

    “毅哥儿,咱们被那群文人算计了,还得你想办法搬回来。正好现在有个机会。”

    徽宗怕萧毅也放挺,自己可没咒念了,赶紧想办法安抚:“毅哥儿,我知道你对朕忠心不二,朕还是个闲散王爷的时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