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三使辽国

    这事可不好办了。

    辽国不能乱啊,不然谁替大宋消耗金国?

    次日赶紧上奏徽宗,辽国即将生变。

    萧毅详细陈述了辽国灭亡的弊端,认为应该继续加大援助的力度,甚至不惜武力干涉。

    但这次却没有说服大多数人。

    就连一直和他守望相助的两位宰相,也不太支持。

    少宰徐处仁表示,这两年朝廷一直给辽国输血,已经让百姓议论纷纷。

    这次还要加大援助力度,恐怕无法对万民交待。

    萧毅辩道:“辽国是真的坚持不住了!这样下去,不出两年,金国就将平定北方,将辽国残余势力向西压迫。那样一来,我们将直面金国兵锋。”

    太宰吴敏问:“萧太尉,你执掌禁军,对辽国战力最有发言权。敢问如果和金国开战,胜算几何?”

    萧毅斟酌了一下,说道:“也不是说完全打不过,但恐怕要靡费许多钱粮。禁军经过多年轮换,全员素质勉强达到西军水平。比现在的辽国军队,相差无几,但还赶不上金国的兵员。如果和金国开战,估计要准备两倍于他们的军队。”

    吴敏接着问:“既然有一战之力,为何不干脆任由辽国灭亡,早早准备同金国争雄?”

    萧毅道:“首先,如果同金国开战,我们首先要面临两面受敌的形势。西夏、吐蕃近年来虽被压制,仍保有一定实力。”

    “即便我大宋能撑得住两线开战,那军费也是天量,恐怕就不是一两千万的数目了。而且这两年,我朝从辽国获得的矿产,也基本弥补了援助的钱粮。”

    “反过来,如果让金、辽再耗十年,我们就有机会先平定西北。不说把西夏、吐蕃灭国,起码打得他们一段时间不敢东顾。”

    “届时辽国是存是灭,就没那么重要了。”

    这番话让一些人沉思,但并没有说服大部分朝臣。

    文官想的是没有必要为辽国付出,辽国百年来都是宋朝的大敌,仿佛一座大山压大宋头上。

    如今终于显出颓势,我们

    不落井下石,就算仁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