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齐家

    对呀!还有这道保险呢!

    刘邦看太子这一年的战绩,那真可以说是战无不胜。

    而且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

    那俩武将一个叫狄青,一个叫霍去病,自己瞅着都眼热。

    当年要是有这么两个人,何至于被韩信抢了那么多功劳?而且还各有所长!

    霍去病看着善于统领骑兵,风格迅捷,勇猛异常。

    而狄青则善于带步兵,稳健中还有奇谋。

    还有太子身边那个荀彧,简直是萧何与陈平的结合体!

    特别是自己还隐隐觉得,这荀彧对大汉有着超乎寻常的认同。

    也不知道太子是怎么收的心,做得太到位了!

    想到这,刘邦再没什么不放心的了,跟太子一起商量,具体怎么把兵权收回来。

    太子刘盈提议:“父皇,现在看来,这开国时候定的功臣排位,怕是有点不合适了。当初留侯张良的建议,是契合当时的形势。现在得纠正一下其中有失偏颇之处。”

    “不如重新拟一份功臣表,这回也不排名了,分梯队!”

    “您改改爵位制度,在王爵和侯爵之间,再加个公爵。”

    “比如萧何、曹参、陈平、张良、韩信等,确实有大功的,封个国公,后边功劳次之的降等,以此类推。”

    刘邦皱眉道:“如此一来,还不国公满街走?别的不说,那俸禄和封地,怕就吃不消啊!”

    萧兵忆早想好了:“设这公爵,就是为了不封地啊!等拿了他们的兵权以后,高官显爵,但你就是别碰兵权!封地以后都是遥领,食邑照给。”

    之后萧兵忆又把汉武帝施行的“推恩令”搬了出来。

    刘邦听完一拍大腿:“妙啊!这主意绝了!我儿真是天纵英才!”

    其实这都是后世行之有效的手段,而且都离着不太远,当然是好主意!

    趁着刘邦高兴,太子刘盈劝:你没事多去看看母后,我也劝她别再冷着个脸、嘴还碎,行不?

    刘邦确实也对吕后有点愧疚,想了想,答应了。

    隔天萧兵忆又去找吕雉。

    吕后

    现在看太子,那是满心的欢喜:本来这孩子就仁义孝顺,最近长进许多,还变得会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