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国贼伏诛

    且说张绣听了叔叔的言语,厉声喝道:“董卓欺人太甚!”

    又对张济道:“若连妻女都保不住,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不若与他拼了!”

    张济也有此心,又担心力有不逮:“恐彼势大,不能成事!”

    叔侄商议无果,都没什么好办法,张绣郁闷地走了。

    萧兵忆那边自然监视着两人的对话,立即传讯给在长安的潜伏人员,命令对张绣进行引导。

    又联系上了王允,让他对张绣进行策反。

    张绣正在府中喝闷酒,得知来人拜访,正是之前认识的友人。

    将心事说了,对方也觉愤慨,提议道:“司徒王允,德高望重,或可出面调解。”

    潜伏人员这样说,是为了不让张绣对自己怀疑,以免暴露目的。

    得了信息的王允,知道自己等的机会终于到来,热情接待了上门求助的张绣。

    张绣诉说起自家苦闷后,其实心里挺不痛快:这叫什么事?受了这么大侮辱,还要找人求董卓。

    岂料王允却说了另一番话:

    “将军觉得,这天下大势在董还是在刘?”

    张绣不知道王允这么问的用意,仔细考虑后答道:“董卓虽坐拥雍、凉之地,又立伪帝,但如今不思进取,已是日暮西山。”

    “反观帝刘辩,少年英才,勇烈过人,匡扶汉室指日可待。”

    王允又问:“既如此,何不弃董而去,报效朝廷,或可避此难!”

    张绣叹气:“身不由己,投效无门!”

    王允见状,与张绣密语:“实不相瞒,当初我随董卓到长安,是奉了陛下密旨!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我欲图之久矣!”

    张绣大惊:“司徒忍辱负重,真乃忠良!”

    二人细细商议,王允叫张绣暂且忍耐拖延,只等自己定计,就要除了国贼。

    这日朝会,王允上奏:请表董卓为秦王,加九锡。

    董卓大喜,刘协默然不语,百官尽皆低头,只有董卓心腹欢喜雀跃。

    旬日,司徒王允使人筑封台,高耸陡窄,只容二人并行。

    私下却埋伏

    了忠于汉室的精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