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被迫高洁的孟浩然

    第一个被关注是几人之中年纪最大的孟浩然。

    689年,孟浩然出生在一个大家庭,虽然不是豪门,也算书香门第。

    据说是孟子的后代,咱也不知道真假。

    他少时成绩挺好,十八岁就考了县里的第一名。

    但他却是个叛逆孩子,不想参加科举。

    家里人都劝,孟浩然却直接离家出走了。

    路上,小孟同学结识了歌女韩襄客。

    歌女的身份肯定进不了孟家的门,孟浩然将倔强进行到底,硬是彻底离家,跟韩襄客成亲了。

    父子间就这么怄气,前后加起来得有八年,之后老孟去世了。

    孟浩然倔,他父亲比他还倔,哪怕是死了,也不让韩襄客入门祭拜。

    无奈之下,孟浩然只能自己回家守孝三年。

    这几年里,他可能是觉得对不起父亲,想做点什么告慰一下老头,于是就开始琢磨科举的事。

    可是参加府试的时候,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诗文啥的没问题,策论不会写啊!

    这些年不是隐居就是瞎溜达,没关注过时事政治。

    在唐朝想当官,不只科举一条路,举荐也是个好办法。

    于是二十六岁的孟浩然,开始混朋友圈。

    开元五年(717年),孟浩然溜达到洞庭湖。

    给张说投帖,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后人都传是写给张九龄的,其实不是,这时候张九龄自己还没混出头呢。

    这次试探没成功,张说帮忙了,但玄宗没看上孟浩然的诗。

    要说他也是时运不济,就这么晃悠了好多年,啥也没混明白。

    三十六岁的时候,有个朋友韩思复愿意举荐他,还被孟浩然喝酒耽误了。

    结果不久,韩思复人没了。

    十年时间就这么耽误了,孟浩然这中间,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多少养出些名望。

    开元十四年(726年)夏秋间,孟浩然于维扬一带,收获了著名粉丝李白。

    开元十五年(727年),孟浩然第一次赶赴长安进行科举考试。

    结果不出意外,高考落榜了,还是政治

    不及格。